什么是遺囑?
所謂遺囑是指遺囑人生前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對其遺產或其他事務所作的個人處分, 并于遺囑人死亡時發生效力的法律行為。遺囑共有以下幾個特征:
1、遺囑是單方法律行為,即遺囑是基于遺囑人單方面的意思表示即可發生預期法律后果的法律行為。
2、遺囑人必須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行為能力人和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具有遺囑能力,不能設立遺囑。
3、設立遺囑不能進行代理。遺囑的內容必須是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由遺囑人本人親自作出,不能由他人代理。如是代書遺囑,也必須由本人在遺囑上簽名,并要有兩 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
4、急情況下,才能采用口頭形式,而且要求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后, 遺囑人能夠以書面形式或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口頭遺囑因此失效。
5、遺囑是遺囑人死亡時才發生法律效力的行為。因為遺囑是遺囑人生前以遺囑方式對其死亡后的財產歸屬問題所作的處分,死亡前還以加以變更、撤銷,所以,遺囑必須以遺囑人的死亡作為生效的條件。
6、如果遺囑人沒有事實死亡,而是在具備相關的法律條件下,經有關利害關系人的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遺囑也發生法律效力,利害關系人可以處分遺囑當事人的財產。如果在短期內遺囑人重新出現,那相應的財產可以退還遺囑人;如果時間較長,類如超過兩年以上以及財產出現了無法退還的情況,則受益人應當對遺囑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圍內提供幫助,但法定義務人不受此限。
遺囑格式
????? 1、本人身份的說明;(身份證號碼、住所、近親屬情況)
2、本人委托的遺囑執行人的說明;(身份證,授權委托書,住所、指定遺囑執行人與本人的關系,如有任何利害關系應注明不影響其執行人效力,指定后備執行人,確認的簽名包括各種簽名字體的示范)
3、本人遺囑法律效力的說明;(法律依據,身體狀況、精神狀況、行為能力,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未受脅迫、欺騙所立,遺囑內容要真實、合法,所處分的財產為個人所有,給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了必要的份額,遺囑人所提供的遺囑或者遺囑草稿的形成時間、地點和過程,是自書還是代書,是否本人的真實意愿, 有無修改、補充,對遺產的處分是否附有條件;代書人的情況,遺囑或者遺囑草稿上的簽名、蓋章或者手印是否其本人所為)
4、本人財產的說明;(基準日,項目-房產、存款、股票、汽車、現金、、投資、所內、債權等,相關合同、產權證及憑證,以前是否曾以遺囑或者遺贈扶養協議等方式進行過處分,有無已設立擔保、已被查封、扣押等限制所有權 的情況)
5、本人保險的說明;(收益人基本情況,監護人,遺囑執行人、相關合同單證理賠方法)
6、本人相關事務的執行;(債權債務、財產分配、個人用品:汽車、電腦、書籍、信函、照片、給相關人員的信函呈送)
7、以前訂立遺囑的情況,數份遺囑,而內容有抵觸的,以最后的遺囑有效的聲明
8、簽名及日期
?
?怎么寫遺囑公證
?? 我國《繼承法》第5條規定: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遺囑公證的目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排除法定繼承,對自己的財產作出安排。
通行的遺囑有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口述遺囑、錄音(像)遺囑五種形式,其中公證遺囑法律效力最高,如果同時存在多種遺囑形式,要以公證遺囑為準。
為了保證遺囑人的意愿在死后得到實現,使遺囑受益人的權益得到保護,最可靠的辦法就是將所立的書面遺囑辦理公證,使遺囑的真實性、合法性得到法律許可,以免法定繼承人和其他人日后對遺囑的真實性、合法性產生懷疑與遺囑受益人發生爭執。因此,遺囑不僅可以公證,而且應當提倡將遺囑公證。
申請辦理遺囑公證時,立遺囑人必須帶囑文本、戶口薄、工作證、產權證等,親自到公證處辦理,如因病或其他原因不能親自到公證處的,可要求公證員前往立遺囑人所在地辦理。但不管在何處辦理公證,遺囑人都要當著公證員的面在遺囑上簽名或蓋章。如事先已在遺囑上簽名或蓋章的,應向公證員證實確實是本人的簽名蓋章。
立遺囑人生前改變主意,撤銷遺囑或對原遺囑進行修改補充的,另立新遺囑時,立囑人應向原來證明遺囑的公證處提出,并在原立的遺囑中注明撤銷某年、某月、某日、某號公證書證明的遺囑。
遺囑公證身后無憂
是一種以最高法律效力來保護遺囑人意愿的法律形式
垅遺囑公證的出現,無疑是一種以法律形式來處理家庭財產糾紛的好形式。本報資料片
前不久,家住南崗區的李先生手里拿著房產證、身份證等證明材料,坐上的士,來到公證部門。李先生說,自己喪偶多年,唯一的兒子已經定居香港,他想把房產留給新婚妻子,“她能生活無憂,我走也走得安心。”像李先生這樣,生前來為自己做遺囑公證的在哈爾濱市并不多見。
來自市公證處的一份資料顯示:年初至今,全市已有100多人辦理了遺囑公證,可以看出市民對于遺囑公證的認知程度,同時也看出了市民對處理身后事的良好心態,他們開始用遺囑公證的形式來處理和分配自己的家產,了卻身后之憂,這是一個良好開端。然而,從幾年來進行遺囑公證的市民人數來看,真正讓市民認識到遺囑公證的意義,還需要有一個過程……
存款2萬元一年未取出
去年8月,市民劉先生因車禍突然去世,家人悲痛之余開始整理他的遺物,無意中發現了劉生前留下的2萬元存折。劉妻和其子女在領取這2萬元存款時費盡了周折,到如今已近一年了也沒有辦完取款的各種手續。
據了解,像劉先生這樣因意外去世,造成存款領取困難的在一些銀行中都有發生。僅中行省分行,每年都要接待幾十例這樣的儲戶。出現這種情況時,應由儲戶的直系繼承人攜帶存單、死亡證明等相關證件,到銀行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公證手續,然后持公證書到銀行辦理存款過戶或領取存款。但在進行公證時,需詳細寫明繼承的內容,如繼承人和被繼承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分別繼承的數額、存款的賬號、存期等,這樣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生前有遺囑或公證,這些麻煩便可迎刃而解。
“公證”大門少有年輕人
記者從120急救中心了解到,近年來,市民突發車禍、溺水、心腦血管疾病等造成意外死亡的人數不斷上升,這其中,中、青年人所占的比例高達60%。而據市公證處有關人士介紹,哈爾濱市幾乎沒有過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來為自己進行遺囑公證,南方一些城市中,年輕人辦遺囑公證的很多,其實現代人興辦遺囑公證,我覺得這不僅是年輕人觀念上的進步,甩去“晦氣”的舊觀念,它更應該是現代人法律意識增強的表現。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私人財產不斷增長,各種風險和情感糾葛也時有發生。年輕人辦理財產公證,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規范和明確自己的財產所有權和繼承權,這樣不僅有利于個人,也為法院解決財產糾紛提供了有效證據。
大多數市民回避談“遺”
6月29日,記者在中央大街隨機采訪了10位年紀在30歲至40歲之間的市民,他們對立遺囑不無例外地表示“沒想過”“沒必要”“不吉利”。對此,省社科院專家說,受傳統思想的影響,人們對提前安排自己的財產、立遺囑等做法還存在一些忌諱,認為那樣會“預示死亡”、“不吉利”,“等于籌劃后事”。其實,遺囑公證在國外很平常,公民在成年后一般都立遺囑,出遠門或乘飛機前,也經常變更遺囑,一輩子下來,可能要寫很多個遺囑。在我國上海、廣州等一些發達城市,中、青年人也是遺囑公證和財產公證的“主力軍”,很多身體健康、事業有成的人都會提前對自己的私有財產進行安排。
提前立遺囑安下一顆心
來自哈爾濱市各銀行的資料顯示:從2000年至今,因突發事件身亡而未辦理相關公證引發的財產糾紛達700余件,其中絕大部分當事人為40歲以下的中、青年人。對此,專家指出,立遺囑不應是老年人的“專利”,遺囑公證是對自身合法利益的保障,部分市民的觀念需要轉變。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市民的私有財產已不單是從前的一間房,幾件家電和少量存款,而是擴充到了涉及房產、汽車、股票、古董甚至企業等諸多方面。且隨著各種突發事件和婚姻狀況變化的增多,市民應該轉變觀念,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善后”,這樣既為家人和親屬減少諸多麻煩,也能確保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法律的保護。
據介紹,廣州的年輕一族已清醒地認識到,干脆提前立個遺囑,用具有法律效力的公證手段處理財產,安下一顆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辦理結婚要多少錢?結婚證多少錢一個?
2021-01-11老公有外遇要離婚怎么辦?
2021-02-02協議離婚需帶證件有哪些,夫妻離婚要準備什么證件
2020-12-21假離婚買房注意事項有哪些,假離婚買房有什么風險?
2021-01-30離婚法院判決收費嗎?收費多少?
2020-11-24怎樣才能變更孩子的撫養權呢?
2021-01-06非婚生子女撫養權糾紛如何解決
2021-01-23離婚不給孩子撫養費怎么辦
2021-01-15關于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
2020-11-22法院判決監護權歸屬的標準,怎么確定監護人
2020-11-16上海市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1男方離婚后怎么爭取撫養權
2020-12-03什么是婚前財產?
2021-01-28婚前財產公證是否必要
2020-12-13離婚財產分割有何法律規定
2021-02-06怎樣能要求離婚損害賠償?
2020-12-08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是怎樣的,具體包括哪些財產?
2021-01-12離婚房產分割原則是什么
2020-12-19離婚財產分割訴訟時效是多久?
2020-12-28離婚財產分割法律規定
2021-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