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一旦發生多數涉及到精神損害賠償問題,起訴賠償精神損害的數額成為難以把握的問題。目前,在一般案件中判決確定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應堅持宜低不宜高的原則,防止將當事人的期望值拉得過高。數額原則上控制在5萬元之內,最高不超過10萬元,有特殊情況需要超過5萬元的,應報請審委會研究決定。
(一)道路交通事故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范圍
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中精神損害賠償應適用如下兩個方面場合:
1.侵害生命權對其近親屬造成的精神痛苦和精神創傷的救濟。
2.侵害健康權對其本人或其親屬所造成精神痛苦的救濟。在精神損害賠償問題上,由于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規定明確的賠償標準、最高和最低限額,因此如何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的數額,是審判實踐遇到的一個十分復雜而且是需要平衡各方利益,以保障法律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的問題。精神損害不同于財產損害,無法適用等價賠償的原則來衡量,既然如此,精神損害不是賠得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因此,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數額應在堅持一定原則的基礎上,依照
(三)精神損害慰撫金確定應考慮的因素
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案件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賠償數額時,應考慮以下相關因素:
1.從受害人的角度考慮以下因素:
(1)受害人的請求。即只有受害人正式提出精神損害賠償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才對此予以審理和裁判。受害人或者相關人員未提出此訴訟請求,法院當然不能自動作出處理。
(2)受害人的精神損害程度。應考慮加害人的行為給受害人造成的損害是長期的,還是短期的,是否給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帶來影響以及影響程度。
(3)受害人的社會地位、社會影響、名望、年齡、家庭狀況等。
2.從加害人的角度考慮以下因素:
(1)加害人的過錯程度。這里的過錯責任僅限于過失,不包括故意。因為故意以道路交通事故致害他人,則構成刑事犯罪,不是民事意義上的侵權行為。在確定精神損害賠償時應根據加害人的過錯大小加以考慮,受害人也有過錯的,應相應減輕加害人賠償責任,即過失相抵。
(2)加害人的經濟負擔能力。經濟能力強者可以考慮多賠償,反之少賠。衡量加害人的經濟負擔能力應考慮其實際收人與供養人數的多少,包括其父母、子女及其他應當贍養的家庭成員,如果超出其經濟能力,使判決得不到實際履行,亦無實際意義。
3.從客觀角度需要考慮以下因素:
(1)加害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2)社會經濟狀況的變化。
(3)受訴法院所在地的經濟發展狀況。
精神損害賠償是指自然人因其人身權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損害或遭受精神痛苦,受害人本人或者死者近親屬要求侵權人通過財產賠償等方法進行救濟和保護的民事法律制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結婚要用戶口本嗎
2021-01-09離婚賠償金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2離婚判決書下來后多久再起訴
2020-12-21辦理離婚手續所需證件
2020-11-19辦理離婚手續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26離婚財產分割是怎樣的
2021-02-23自愿離婚協議書2020模板是怎樣的
2021-02-22協議離婚手續如何辦理
2021-03-03離婚孩子撫養費多少
2020-12-01非婚生子女變更撫養權應該怎么做?
2020-11-21誰可以提出監護權撤銷申請
2021-02-26出國出生證明怎么開?
2021-02-01離婚女方怎么爭取孩子撫養權?
2021-02-10婚內出軌離婚孩子撫養權是怎樣進行規定的?
2021-02-20被撫養人生活費屬于交強險賠償范圍嗎
2021-01-22二胎出生證明怎么辦
2021-01-09婚前婚后財產如何界定?
2020-12-05個人婚前財產如何認定?
2021-03-09立遺囑公證費用標準是怎么樣的
2021-01-29代位繼承權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