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勞動者,在上班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工傷,勞動者受到工傷以后,根據法律的規定,用人單位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因此有些用人單位為了避免承擔工傷賠償的責任,或者逃避為員工購買工傷保險的義務,就會和勞動者簽訂工傷賠償免責協議。希望借此逃避責任。而在勞動者出現工傷以后,用人單位以免責協議為由拒絕賠償,給勞動者的經濟狀況雪上加霜,那么工傷補償申明中的免責條款效力是怎樣的呢?請看下面這篇文章。
一、工傷補償申明中的免責條款效力是怎樣的
關于工傷免責條款的效力。實踐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簽定的勞動合同中,往往有“工傷自負”“概不負責”等免責條款,這種條款違反憲法關于勞動權的保護原則,違反民法誠實信用原則、公平原則,不符和“法律和社會公德原則”,應當是無效的。依據這一原則,對于所有在勞動合同中,雙方當事人約定工傷事故免除雇主賠償責任的,都沒有法律上的拘束力,都不能免除雇主的賠償責任。勞動者在執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遭受工傷傷害,都有權獲得賠償。但實踐中處理用人單位與用人單位之間關于雇員工傷責任承擔的約定,不能輕易認定無效,因為規范市場經濟的運作,合同與法律的作用同樣重要,一般應尊重當事人契約的效力,輕易否定合同效力會影響市場秩序。比如《勞動部辦公廳關于私人包工負責人工傷待遇支付問題的答復》中提到,私人包工負責人與發包單位沒有勞動關系而只簽定了經濟承包合同,若經濟承包合同中對工傷問題有明確約定,則按合同執行,即是對這一問題的肯定。
二、法律規定
對于人身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法律是給予特殊保護的。《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
(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安全生產法》第44條第2款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不得以任何形式與從業人員訂立協議,免除或者減輕其對從業人員因生產安全事故傷亡依法應承擔的責任。”
工傷免責條款若違反了上述的規定,就是無效的,在發生事故時照樣要對受傷者承擔賠償責任。
綜上可知,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的工傷補償申明中,排除用人單位工傷賠償責任的條款是沒有法律效力的,這樣的免責協議對于雙方都是沒有約束力的。另外,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給勞動者購買工傷保險,在勞動者出現工傷的情況以后,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用人單位沒有履行上述義務,勞動者可以選擇去法院通過訴訟的方式維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辦結婚證需要什么材料,結婚登記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21協議離婚程序是什么,具體步驟是怎樣的
2020-12-14無財產無子女離婚協議書
2020-11-08離婚調解書怎樣才生效 法院是如何調解離婚的
2020-12-11涉外協議離婚程序怎么走
2020-12-05離婚起訴狀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04第二次離婚起訴狀怎么寫
2021-03-17訴訟離婚會涉及哪些費用?
2021-01-23最新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
2021-02-27什么是訴訟離婚的簡易程序?
2021-03-16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范圍包括哪些
2021-01-27出生證明怎么補辦
2020-12-09出生證明委托書怎么寫
2020-12-23小孩出生證明有什么用
2021-02-08離婚后女方不給撫養費怎么辦
2021-03-12最新撫養權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04寧夏單獨二胎政策
2021-03-24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方面
2020-11-09監護人證明怎么開
2021-01-04杭州獨生子女費發放標準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