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一:隱瞞房屋的不利條件在二手房交易中,一些中介為了方便交易,隱瞞房屋出售的不利條件,如二手房的飲用水水質不合格,而水電只是暫時的。帶領購房者現場看房是房屋中介的一項重要義務。但是,在無法與出賣人聯系、承租人不配合等特殊情況下,中介往往會導致買受人看到其他類似房屋作為替代。買賣雙方可能就房屋的裝修、使用條件、周邊環境等發生糾紛,影響合同的順利履行。情形二:未履行提醒告知義務
二手房買賣合同通常是中介機構提供的格式文本,只是合同的核心內容,如價格金額、付款時間和方式等,違約責任及其他事項由雙方協商確定。在審判實踐中,一些中介機構或經紀人經驗不足,不履行提示相關事項的義務,導致雙方未能充分協商或將口頭達成的共識寫入合同。
情況三:不要提示一些特殊二手房的交易風險
二手房的性質復雜多樣。除普通商品房外,法律對經濟適用房、中央生產用房、軍隊生產用房、小產權房、農村房屋等特殊房屋的交易有特別規定。有的中介公司審查不嚴,或者明知做不到,引發了很多糾紛。91起案件中,因房屋性質發生爭議的案件21起,占23.1%,其中法院認定無法繼續履行合同的案件16起。比如夫妻一方處分共有房屋,由于買受人通常缺乏相關法律知識,中介機構有義務在一定程度上對房屋的真實所有人進行審查,包括核實登記所有人與出賣人是否一致,詢問房屋所有人婚姻狀況,要求共有人給予同意、銷售承諾等,但部分中介機構未履行房屋權屬復核義務,致使房屋買賣合同在履行過程中受阻或無法履行。在二手房合同簽訂前,一些中介公司為了吸引稅收較低的買賣雙方,以較低的總價在網上簽訂合同進行納稅申報,而含有雙方真實意思的合同則用于實際履行,無需備案。這種操作方式給國家稅收造成了巨大損失,也給一些當事人惡意不履行合同提供了借口。尤其是房價大幅上漲后,出賣人可能以此為借口使合同無效。情況六:虛構社保、規避限購令在交易中,有少數中介機構為不具備購房資格的人出具虛假社保證明。中介的這種行為是違法的,由于整個交易都是以違法、欺詐為基礎的,買賣雙方簽訂的合同可能被法院認定為無效。
以上6起案件可追究中介責任。買賣二手房時,買賣雙方都要核對,盡量避免此類事情發生。如果真的發生了,他們可以向法院申請承擔責任。如果你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律師的幫助,請打電話給律霸。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融資租賃設備能否再抵押擔保
2020-11-17保證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1-27有限合伙持有的股票能否質押
2021-01-07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闖紅燈如何界定,誤闖紅燈怎么辦
2020-12-08新生軍訓遭校園暴力致死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1-04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企業為員工買人壽保險有哪些作用
2021-01-24單位的工傷意外險能賠多少錢
2021-01-23人身意外險的內容
2020-12-17意外傷害險理賠流程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15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無證駕駛時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3-20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企業財產保險屬于哪一種保險
2021-01-07分紅保險的投保方法有哪些
2020-11-16土地轉讓合同條款變更手續的辦件條件,依據和程序是什么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