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醫院能治好還是不能治好是騙人的。在什么情況下構成詐騙罪,客觀要件是詐騙罪在客觀方面的基本要件??陀^方面不存在欺詐,就意味著我國法律保護的社會關系沒有受到侵害,欺詐就不可能存在。只有行為人的欺詐意圖通過具體的欺詐行為表現出來,客觀上已經或者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的,才能構成廣告欺詐。由于社會經濟生活的復雜性,欺詐的形式多種多樣。欺詐的形式雖然多種多樣,但可以分為作為和不作為兩類。所謂行為是具有積極作用的欺詐行為。作為欺詐的一種形式是最常見的形式。所謂不作為,是指行為人有告知真相的義務,但故意不告知的欺詐行為。行為人的告知義務是基于法律規定、合同規定、交易習慣或誠實信用原則的要求。
在客觀方面,欺詐并不要求他人受騙并造成損害的實際結果,只要它可能使他人有錯誤的認識。因為欺詐行為從根本上違背了法律的基本原則和公認的商業道德,即使不給任何人造成實際損害,也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和社會經濟秩序,對社會是有害的。因此,詐騙罪認定的基點是行為,而不是結果。
“可能使他人產生錯誤理解”是根據主觀標準還是根據客觀標準來確定的?主觀標準以受騙人的具體情況為準,客觀標準以受騙人是否能在正常注意的情況下使理性的普通人產生誤解為準。掌握客觀標準有利于執法和司法人員,因為客觀標準不僅容易掌握,而且讓執法和司法人員設身處地思考,一旦上當受騙,會做出什么樣的反應。同時,客觀標準使人們更容易考慮被騙者是什么樣的人。
2。主觀要件
詐騙罪的主觀方面也是詐騙罪的基本要件之一。人的行為受人的意識和意志的支配,欺詐是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有機統一。詐騙罪的主客觀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它們密切相關,相互依存,相互滲透。欺詐的主觀方面只能由意圖構成。所謂欺詐故意,是欺詐主體明知自己的欺詐行為會使他人受騙,并希望或允許這種結果發生的主觀心理態度。從認知因素來看,行為人知道自己的欺詐行為會導致他人上當受騙。在意志力因素方面,行為人對造成他人受騙的結果持希望或放任的態度。根據不同的認知和意志因素,欺詐意圖可分為直接意圖和間接意圖。直接故意是欺詐者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受騙并希望結果發生的心理態度。就認知因素而言,直接意圖可以包括認識到他人受騙的有害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包括認識到使他人受騙的有害結果可能發生;就意志力因素而言,直接故意持有希望結果使他人受騙的態度,“希望”是一種積極追求使他人受騙的心理狀態,具有直接追求的特點,符合詐騙的目的,詐騙人對其有強烈的欲望。間接故意是欺詐者明知自己的行為會使他人受騙而任由其發生的心理態度。在認知因素方面,間接故意行為人只能認識到使他人受騙的可能性,而不能認識到其必然性;在意志因素方面,間接故意行為人是讓他人受騙,并持有讓他人受騙的消極心理態度。間接故意是在追求其他目的的基礎上產生的,具有伴奏的特點。在詐騙罪的構成要件中,無論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是直接故意還是間接故意,都不影響其行為的構成,但過失行為不能構成詐騙罪。
說醫院能治好這個病是騙人的嗎?醫生或醫院承諾病人能治愈這種疾病,但他們不能治愈它。病人很難追究醫院或醫生的責任。畢竟,語言是沒有根據的。當病人聽說100%的病人都能治愈時,建議他們不要相信。如果遇到醫院說能治好還是不能治好的問題,不妨咨詢律霸在線律師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愿離婚后還可起訴嗎
2020-12-17女職工哺乳期可以延長哺乳假嗎
2020-12-16知識產權類似產品如何界定
2021-03-03變更勞動合同時可以要求漲工資嗎
2020-11-19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被財產保全了銀行卡還能用嗎
2021-01-12如何進行個人帳戶的轉移
2020-12-20反擔保合同適用法律情形有哪幾種情況
2021-03-12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辭職后社保法律怎么規定
2021-03-11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撞死人保險賠償多少萬
2020-12-04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保險合同全部是格式條款嗎
2021-01-02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無責賠償引發保險糾紛
2021-02-27保險合同是指什么
2021-01-20保險受益人有哪幾種?
2021-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