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公務員不公開自己是否犯罪,公職人員掩蓋違法犯罪行為就是包庇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第六條行政機關公務員的處分種類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6)解雇。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從重處罰:(一)在兩人以上共同違法違紀行為中起主要作用的;(二)隱匿、偽造、毀滅證據的;(三)串通、阻止他人犯罪的揭發、提供證據材料的;(四)包庇共犯的;(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一十條【窩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分子的藏匿地、財物而幫助其逃跑或者提供虛假證據予以掩飾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先合謀的,以共同犯罪論處。
2。包庇罪的構成要件。客體要件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司法機關正常的刑事訴訟活動。犯罪客體是刑法規定的構成犯罪的各種人。本罪的客觀要件是包庇、包庇犯罪分子的行為。隱匿,是指為犯罪分子提供藏匿場所和財物,幫助其逃跑的行為。這種行為的特點是使司法機關無法或難以找到犯罪嫌疑人。因此,除提供藏匿場所和財物外,將偵查、追捕的消息告知犯罪分子,并向犯罪分子提供變相的工具,也屬于幫助其逃跑的行為。包庇應當限于向司法機關提供虛假證據,包庇犯罪分子。在司法機關追訴過程中,行為人因特殊原因,為使犯罪人脫逃,而假扮犯罪人向司法機關投案自首或者有其他行為使司法機關誤認為自己是原罪人的,也應當認定為包庇罪。窩藏、包庇犯罪分子,是指已經犯罪的人,不僅包括犯罪后潛逃的犯罪分子,還包括逃出司法機關羈押的在逃犯罪分子和已定罪的犯罪分子。
3。主體要件
主體是年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的主觀要件必須是故意以外的,即包庇、包庇明知是犯罪的人的行為。明知是指認識到自己包庇、包庇犯罪的人。在包庇、包庇開始時明知自己是犯罪分子的,本罪成立;在包庇、包庇開始時明知自己是犯罪分子,但發現對方是犯罪分子后繼續包庇、包庇的,本罪也成立罪犯。
以上是對“公務員是否犯不揭發罪”的回答。我們可以理解,公職人員包庇違法犯罪行為屬于包庇行為。不構成犯罪的,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老年人沒有生活來源怎么辦
2021-02-14侵犯個人隱私算什么罪
2020-12-09怎樣把握專利申請時間
2021-01-23如何判定是否侵犯商標權
2021-03-07擔保法保證期間的規定
2020-12-08交通事故工傷怎么賠償
2020-12-20請求排除妨害的前提是什么
2021-03-20交通肇事喪葬費賠償標準
2021-02-12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勞動合同糾紛起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1-01-22用人單位如何應對職場性騷擾
2021-01-13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的區別,如何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28對保險合同當事人有說明告知義務嗎
2020-12-16面包車拉貨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1-01-31土地轉讓違法所得使用權的表現形式是什么
2021-03-03想了解棚戶區改造信息去哪里查詢
2021-01-11住改非拆遷補償歸誰所有
2020-12-31養殖大棚拆遷維權方法是什么
2021-01-26店面拆遷租賃人收到告知書該如何應對
2021-03-23房屋拆遷維權妙招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