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傷事故發生后,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一是企業應及時上報工傷、職業病情況,不得瞞報、漏報,職工或者其親屬應當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三是企業工會組織可以代為申請。
2。申報時間要求:自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起15日內申報,受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在15日至30日內申報。在這段時間內,要盡快提出報告和申請,有利于受傷職工及時調查取證,及時享受相關治療。
3。工傷調查取證與認定:勞動行政部門接到工傷報告和申請后,應當密切關注工傷的調查和返還,一般在7日內,特殊情況下,應當在7日內辦理,是否認定工傷,應當推遲到30日作出結論,并書面通知工傷認定。調查取證材料應當包括:職工對有關問題的申請、核實情況;醫院或者醫療機構對工傷、職業病的診斷情況和有關情況;企業工傷報告和現場調查。
4。工傷糾紛的處理:兩類糾紛應適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業不同意受害職工的要求時,職工或者其親屬應當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雙方當事人對仲裁結論不服的,應當向法院提起上訴。二是對當地勞動行政部門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作出的工傷認定或者確認支付決定不服的,向上一級勞動行政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對行政復議結論不服的,應當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2。員工是否上廁所屬于工傷,不屬于工傷。公司員工的傷害并不都是工傷。只有在工作時間內、工作時間前后和工作場所因工作事故受傷和因履行職責而遭受暴力傷害的,才屬于工傷。因病猝死或者搶救后48小時內死亡的,視為工傷。其他不能認定為工傷或者視為工傷的情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規定,應認定為工傷的法律情形有七種:(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發生意外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后在工作場所因與工作有關的準備工作或者收尾工作發生事故受傷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因履行工作職責發生暴力等事故受傷的;(四)患職業病;(五)因工負傷、失蹤;(六)在上下班途中,因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負傷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員工關系專員如何處理工傷事故?勞動者所在單位未及時辦理工傷申報等相關事宜的,受傷勞動者可以向單位索賠。工傷事故發生過程中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如何處理?建議您及時向律霸律師求助。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深圳注冊商標如何操作
2021-03-19商標證書沒下商標可認轉讓嗎
2021-03-02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全款公寓房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1-24撫恤金第二順序是等額繼承嗎
2021-03-18北京市住房公積金提取程序是什么
2021-01-30三責險如何計算賠償金額
2020-11-15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產品責任險應該由誰來投保最合理
2021-03-25理賠程序如何處理
2020-11-29事故導致車輛報廢怎么理賠
2021-03-15司機涉嫌犯罪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1-02-08快速理賠對方不去定損怎么辦
2021-03-17出車禍了保險公司多久賠償傷者
2021-03-21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什么是保險公估人及認定標準
2021-03-19人壽保險保險費的繳費方式
2020-11-23土地轉讓的期限是多久
2020-12-07農村征地,怎么才能拿到合理補償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