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條超過護理期限、輔助器具支付期限或者殘疾賠償金支付期限的,賠償權利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繼續支付護理費用,輔助器具或者殘疾賠償金,由人民法院處理。賠償權利人確需繼續照料、準備輔助設備,或者無勞動能力、生活來源的,人民法院應當責令賠償義務人繼續支付有關費用五年至十年。本條是連續賠償的規定,即一次性賠償超過規定期限,賠償權利人仍然存在的,適當延長期限的規定。以下是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的詳細介紹:《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規定,賠償代理人支付護理費用的最長時間,輔助器具費用或傷殘賠償金不允許向賠償權利人支付,需要20年以上。這一規定過于死板,致使權利人的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傷殘賠償金無法得到保障。本文賦予了賠償期滿后再起訴的權利,使按20年計算相關損害賠償金的定額賠償法的不利因素基本消除。在繼續賠償的情況下,應注意以下規則:(1)繼續賠償的賠償項目具體。
根據人身傷害賠償司法解釋本條規定,只有有權獲得賠償的人,才能向人民法院起訴繼續支付護理費、輔助設備費和傷殘賠償金。對此,必須嚴格適用這一規定,不應無限期擴大連續賠償的適用范圍。護理費,是指因權利人在規定的護理期后確實需要繼續護理,致使受害人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料而發生的費用。這種支出也是侵犯健康權造成財產損失的直接后果,是人身傷害的財產損失。被害人的護理費用過去雖然可以得到補償,但以前的護理費用與本次護理費用不同,仍應得到補償。連續補償與常規補償的區別在于,常規補償中的護理費之前已經確定,實際發生了,而連續補償一開始無法確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害人在原賠償的基礎上仍不能得到完全的救濟,需要重新獲得賠償,這就產生了繼續賠償的效果,照顧是被害人賠償的必要條件。兩者的賠償時間也不同。日常賠償中的護理費用期限,應當計算至被害人恢復自理能力為止,或者被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期限不應超過20年;護理費在繼續補償中只能繼續支付5至10年的相關費用。
輔助設備的成本實際上是殘疾人輔助設備的成本。雖然傳統的補償方式已經對殘疾人輔助器具的費用進行了補償,但有些受害人可能因為殘疾而終身需要輔助器具,因此以前的補償方式可能不能完全滿足受害人的需要,因此很難補償受害者繼續準備輔助設備的費用?!度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賠償繼續準備輔助器具的費用,非常有利于對殘疾受害人的保護,也是一種人性化的措施。但法院在要求賠償繼續準備輔助設備費用的具體案件中,應注意繼續準備的現實需要,不能賠償一些不必要的配置費用。
傷殘賠償是指受害人因人身傷害造成殘疾,導致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致使受害人正常收入減少或損失的行為。這種損失在常規補償中已經得到了補償,但在補償期過后,殘疾受害人可能不具備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因此此時有必要對受害人進行進一步的補償,這就是連續補償中的殘疾補償。連續補償中的傷殘補償與傳統補償中的傷殘補償存在差異。前者在賠償期超過賠償期后提出索賠,后者在受害人受傷后提出索賠;賠償期限也不同。繼續賠償中的傷殘賠償金為5年至10年,而常規賠償中的傷殘賠償金“自傷殘認定之日起20年計算”。但60歲以上的,每增加一年減一年;75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賠償權利人要求繼續支付護理費、輔助設備費或者傷殘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決定,賠償權利人支付五年至十年后仍然存在,需要繼續護理的,配置輔助設備或者不具備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可以再次起訴要求賠償,人身損害賠償沒有解釋規定?;?a href='http://www.bjxgfjob.com/peichang/82.html' target='_blank' data-horse>侵權賠償法的原則,理論界和實務界大多認為應當允許,只要損害存在,賠償權利人請求法院保護其權利的訴訟權利就不應受到次數的限制。(2) 要求連續賠償的時間是具體的。
根據《人身傷害賠償司法解釋》,只有在規定的護理期、輔助器具支付期或者超過殘疾賠償金支付期后,才能提出繼續賠償請求。在此之前發生的這些費用也要接受正常的補償處理,不存在繼續補償的可能。
如何確定“超過規定的護理期、輔助器具的支付期或殘疾賠償金的支付期”?我們認為,這取決于受害人受傷后,在法院提起的人身損害賠償訴訟中有權獲得賠償的人的決定。法院在審理中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的規定,規定本規定確定的最長20年期限不是本條規定的給付期限。例如,根據第二十六條和被害人的具體情況,法院可以確定被害人殘疾賠償金的支付期限為18年。十八年后,被害人沒有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的,仍可以請求法院判決,賠償義務人應當支付五年至十年的費用。(3) 必須有進一步賠償的真正需要。
只有在確實需要的情況下才能要求進一步的賠償。根據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這一條的規定,可以分為三種情況:一是殘疾被害人確實需要繼續護理;二是殘疾被害人確實需要準備輔助設備;三是殘疾被害人不具備勞動能力以及生命的源泉。只有在這三種情況下,殘疾受害者才能繼續得到賠償?!度松頁p害賠償司法解釋》規定了兩種賠償方式,一種是一次性賠償方式,另一種是定額支付方式。前者是賠償義務人一次性向賠償權利人支付一定數額的賠償金,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關系消失;后者是按照一定的標準,賠償義務人分期向賠償權利人支付賠償金,直至賠償權利人死亡。可見,以定期補償的方式不存在連續補償的可能,只有實行一次性補償,才有連續補償的可能。這也決定了在連續補償過程中,對有補償權的人支付5至10年的相關費用,也必須采取一次性支付補償的方式,而不是定期支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試用期辭退員工的方法和技巧
2020-11-29法律中規定的拘役最高刑期是多久
2021-02-15女婿要給贍養費嗎
2020-11-15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訴訟保全可以查封到期債權嗎
2020-12-17醫療糾紛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2021-02-06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什么叫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14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意外險和重大疾病險有什么區別
2020-12-31保險合同的訂立
2020-12-25職工每個月失業保險領多少錢
2021-02-13自殺是否可以得到保險賠償
2020-12-21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如何避免理賠糾紛受損
2020-11-27土地出讓金每次交易都交嗎
2020-12-06土地入股模式是什么
2021-01-25土地流轉多少錢一畝
2020-11-28違章建筑的拆遷流程是什么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