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訴訟是否會被限制退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五條的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在征信系統、媒體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措施中記錄和公布不履行義務的信息。(2) 如何取消出境限制(一)當事人的申請應當以當事人的申請為原則,但法院根據職權采取的訴訟除外。申請書應當采用書面形式,寫明申請保全的事項、事實和理由,申請人最好能提供被申請人的護照號碼,申請書應當附有相關證據。申請限制出境的,應當繳納申請費。申請費的收取,不應當以案件標的物的數額為依據,應當納入《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在向法院申請時確定統一的收費標準,當事人應當向法院提供可靠的保證。申請人拒絕提供擔保的,法院可以裁定駁回其申請。其方式、數額以及是否為可靠保證,由受理申請的法院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審查決定。復審法院應當對申請是否符合條件進行復審,并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應當符合下列條件:被申請人有未了結的民事案件;有必要采取限制出境的措施;被申請人有出國逃避民事責任的可能。如果不限制出境,案件就不會順利審理,然而,限制出境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身自由,有時甚至會造成一定的國際影響,因此應依法從嚴控制。4經審查,當事人申請符合條件的,應當裁定準予執行,并通知有關部門協助執行,或者在國境口岸直接扣留申請人的身份證、護照,并通知有關公安邊防部門,有必要規定,法院應當在一定期限內完成審查執行,審查時間不得超過48小時。限制出境的裁定作出后,應當立即執行。法院決定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后,被申請人提供充分、可靠的擔保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決定是否解除限制出境措施,被申請人的擔保可以提交法院或者申請人。實踐中,有的法院不賦予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權利,應當予以糾正,當事人申請復議的期限應當在裁定送達之日起五日內。復議機關仍然是作出裁定的法院,法院應當自收到復議申請之日起五日內完成復議。經審查,確定復議理由的,裁定撤銷限制出境措施。理由不成立的,應當通知當事人不予受理。
以上知識是小編對“民事訴訟是否會被限制出境”問題的回答可見,我國有關法律明確規定,被執行人不履行法律文書規定的義務的,人民法院可以采取或者通知有關單位協助采取限制出境措施,并將有關情況記錄在案并予以公布在征信系統中不履行義務以及通過媒體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保險公司法律顧問費
2021-02-19行政機關執法違法使用武器導致精神損害能要求賠償嗎
2020-12-03怎樣預防假冒商標的行為發生
2021-01-16質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質押物
2021-03-10商業承兌背書人有追索權嗎
2021-02-02合同預期違約的法律后果
2021-02-13婚前債務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0-12-01中止探望權的管轄是怎樣的
2021-03-25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法定扶養義務是幾年
2021-01-24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離婚案答辯狀怎么寫
2020-11-24婚姻糾紛孩子怎么辦
2020-11-11提出離婚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需要哪些
2021-01-24離職之后三個月才給工資合法嗎
2021-01-21勞動合同期限未滿可以辭職嗎
2020-12-24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0勞務合同要注意些什么
2021-02-20勞動關系轉移流程
2020-12-05企業約定試用期有何限制
2021-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