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贈與的時效期限是多久(民法通則的有效期限:2020年12月31日)
因房屋贈與發生糾紛的,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的時效期限是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房屋贈與發生糾紛之日起計算權利受到侵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八十八條規定,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在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第二,捐贈合同的法律特征。贈與合同雖然屬于單一自由合同,但仍需要雙方當事人的約定。如果一方有贈與的意思,而另一方沒有接受贈與的意思,贈與合同就不能成立。在現實生活中,會出現一方不愿意接受另一方禮物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贈與合同不成立。贈與合同是財產所有權轉移的合同。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受贈人,將財產所有權轉移給受贈人的合同。這是贈與合同和借貸合同的主要區別。捐贈合同是免費合同。一般來說,在捐贈合同中,只有捐贈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在取得捐贈財產時不需要向捐贈人支付相應的價款。這是贈與合同和有償合同的主要區別。贈與合同是單一合同。一般來說,贈與人只負責將自己的財產贈與受贈人,受贈人不負責任。在有義務的贈與中,贈與人有向受贈人支付財產的義務,受贈人按照約定承擔一定的義務,但受贈人承擔的義務與贈與人承擔的義務并不對應。三是最新情況(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188條【普通訴訟時效,最長維權期限】向人民法院申請民事權利保護的訴訟時效期限為三年年。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時效期間自債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債務人履行義務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債權人的申請,決定延長期限。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解答。因贈與房屋發生糾紛的,向人民法院主張權利的期限為三年,自當事人知道權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如果你需要法律幫助,你可以去律霸咨詢。律霸有一位專業律師為你解答。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事實婚姻所生孩子是否違法
2021-02-17申請設立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應提交哪些文件
2020-11-10公司破產員工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5什么時間可提出撤銷脅迫婚姻
2021-03-14民工在施工中誤傷工友需要賠償嗎
2021-02-27經濟裁員能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2-24集體合同中所說的補充保險和福利指的是什么
2021-02-28綜合意外險和團體意外險哪個好
2021-03-07車上人員責任險常見問題
2020-11-29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概念是什么
2020-11-15不愿報警車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1摩托車必須買保險嗎
2021-02-04公證保險賠償索賠注意事項
2021-01-02土地轉讓規定是什么
2021-01-18拆遷安置房補償協議書是補償一套房產嗎
2020-12-17房屋拆遷委托書都有哪些內容
2021-01-22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請求分割拆遷款份額
2021-01-02保障具體拆遷措施有哪些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