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期限是多久?土地使用權流轉是指土地使用者再次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包括出售、交換和贈與。未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約定的期限和條件投資開發的,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應當簽訂轉讓合同。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和登記文件規定的權利義務隨之轉移。土地使用權轉讓時,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著物的權屬轉移,應當按照規定辦理登記。分割、轉讓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的,應當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地產管理部門批準,依法辦理轉讓登記。土地使用權轉讓必須符合上述規定,否則屬于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單位或者個人依法或者按照約定對國有土地或者集體土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有限處分的權利。住宅用地年限為70年,從取得土地使用權時的土地使用年限計算。房改房產權的土地使用年限起始時間為該地塊地上房屋參與房改后第一套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經濟適用房的使用年限為50年。工業用地為50年,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公益性用地使用年限為50年,商業、旅游、娛樂用地為40年,綜合或其他用地為50年。土地使用權期限是指土地交易合同約定的土地使用權期限。土地使用權期限的長短直接影響到土地的使用年限和相應的土地收益。如果確定土地年收入,土地使用年限越長,土地總收入越多,土地利用效率越高,地價也會相應上漲。因此,可以通過對使用權的修改,消除因使用權不同造成的價差。土地使用權轉讓與土地使用權轉讓的區別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國家將土地使用權轉讓給公民或者法人;土地使用權轉讓是指部分所有權(占有、使用、占有)的分離,土地使用權的轉讓是指公民或者法人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的轉讓。轉讓的方式有賣、換、捐、繼承等。據此,《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十二條規定,根據出讓土地的不同用途,各類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長期限為:
(一)住宅用地70年;
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50年;商業、旅游、娛樂50年;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土地屬于國家,因此土地的流轉應該由國家來規范,土地流轉的使用年限應該由國家來確定。即使土地使用權私自轉讓,也要上報國土資源局。以上是巴法網小編為您尋找的相關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如果您有任何疑問,歡迎到我們的網站咨詢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刑事案件中被告人申請法律援助需要的條件
2020-12-13公司章程能否對股東會的表決方式進行規定
2020-12-21開庭后調解成功的訴訟費由誰承擔
2021-03-11抵押擔保的種類有哪些,哪些財產可以做抵押
2020-12-29由家屬代簽解除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3-25事實勞動關系確認糾紛
2021-01-13工傷官司到最后也無法確立勞動關系怎么辦
2021-01-31勞動糾紛需要用到哪些法律
2021-01-19哪些違法事項免責條款不能主張免責
2021-03-07工程保險費有哪些計算方式有哪些
2020-11-23人身保險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2-01保險合同的概念和特點
2021-01-25合同糾紛:保險人應對保險合同盡說明義務
2021-01-29車撞犬引發的保險理賠問題
2021-01-05醉酒肇事保險賠償嗎
2021-02-15辭職后保險怎么處理
2020-11-20保險合同包含哪些部分
2020-12-11財產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0-12-08責任保險種類有哪些
2021-01-26保險法釋義第一百一十一條
20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