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讓是指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土地使用權流轉的含義是指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將土地經營權(使用權)轉讓給其他農民或經濟組織,即保留承包經營權,轉讓使用權。經營權可以采取轉包、轉讓、股權、合作、租賃、交換等方式流轉,鼓勵農民將承包地流轉給專業大戶和合作社,發展農業規模經營。轉包是農民集體經濟組織中農民之間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租賃。分包商對土地經營權的產權不變,分包商向分包商支付分包費。租賃是農民將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給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人的一種對外民事合同。出租人對土地經營權的產權保持不變。通過這兩個概念,我們發現在這兩種情況下,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主體沒有發生變化,或者分包商或者出租人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土地征收補償金應該這樣分配。土地轉租、出租后,土地的實際使用人不再是土地承包人,而是承包人或者土地承租人。一般情況下,苗木和地上附著物的補償應屬于實際投資者或附著物所有人。具體法律依據由《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
但是,對于青苗補償費的歸屬,如果分包合同和租賃合同中雙方有明確約定,以約定為準。對房屋等地上附著物的補償,如果地上附著物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建造的,承包人和承租人在轉包、出租時僅按照約定取得附著物的使用權,則上述補償金地上附著物歸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所有;地上附著物在轉包、出租過程中權屬發生變化,受讓人、承租人取得所有權的,附著物補償費歸受讓人、承租人所有。土地承包經營權承包出租后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雖然土地的實際使用者發生了變化,但土地承包經營權并未發生變化。因此,賠償應由分包商和出租人獲得。但不能說土地補償與承包人或承租人無關。合同當事人在分包合同或者租賃合同中約定承包人、承租人征用承包土地的補償方式和標準的,承包人、承租人應當按照分包合同或者租賃合同的約定取得相應的補償。
安置補助是對集體成員失去土地的特殊補償,因此安置補助的歸屬關鍵在于承包人和承租人是否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一般來說,承包人屬于安置對象范圍,而承租人屬于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其他單位或個人,因此無權要求安置補助。
土地交換是指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為方便耕作或其他需要而進行的承包地塊的交換,以及相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是指經承包人申請,發包人同意,將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其他農民。轉讓后,原土地承包關系終止,原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者全部喪失。從表面上看,土地交換是耕地的交換,其實質是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因此在交換之后,他們與用人單位重新建立了土地承包關系。土地交換后被征收的,交換后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享有相應的補償。按照這一概念,原承包人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在轉讓后將相應喪失。在出讓范圍內,原承包人退出合同關系,受讓人與發包人形成新的合同關系,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權利主體發生變化,受讓人成為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新所有人,有權在被征收時享受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苗木補償費。上述知識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的回答。根據相關法律規定,農村集體土地流轉后,土地所有權仍為農村集體,因此征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所有,而苗木補貼則歸苗木所有人所有。歡迎需要法律幫助的讀者到律霸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處罰多長時間向法院移交
2020-11-28試用期不簽合同誰吃虧
2021-02-02公司裁員時可以裁掉孕婦嗎,裁員的程序
2021-02-03工傷公司惡意上訴怎么辦
2020-12-25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商鋪可以贈予非直系親屬嗎
2021-01-12如何保障老年人婚姻自主
2020-11-30虛假離婚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2020-11-27民間借貸到期后訴訟時效多長時間
2021-02-28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提高注冊資本嗎
2021-03-13辭退后還能辦病退嗎
2021-02-08如何理解勞動合同變更的協商一致準則有哪些
2021-01-30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去瑞士旅游買保險需要什么手續
2021-01-15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保險理賠金額如何證明
2021-02-03保險公司如何認定死亡
2021-03-22不計免賠特約條款如何使用
2021-02-15怎么做公眾責任險的風險評估
2020-11-27保險合同的關系人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