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國土資源部下發的《被征收地區綜合地價計算指導意見(暫行)》的有關規定,征地補償調整由地方政府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每三至五年調整一次并由當地物價、工商部門調查研究,結合當地居民生活狀況,確定新的征地補償標準,并予以公布實施。《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十七條【搬遷前補償】實施房屋征收,應當先補償后搬遷。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償后,被征收人應當在補償協議或者補償決定規定的搬遷期限內完成搬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以暴力、威脅或者中斷供水、供熱、供氣、供電、道路交通等非法手段強迫被征收人遷移。禁止施工單位參加搬遷活動。第二十八條【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內不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在賠償決定規定的期限內不搬遷的,作出房屋征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第二,制定征地補償標準的依據是什么如果不懂相關法律知識,需要咨詢專業的拆遷律師。
也就是說,我們在辦理征地拆遷相關事宜時,可以從征地補償標準的制定和認定中了解相關規定,從而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首先,政府規劃部門需要形成城市規劃具體情況報告,經上級政府批準后向市民公布。一般來說,需要告知被征收人土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方式、補償標準等信息,主要目的是依法公開政府信息,明確相關事項。二是組織聽證程序。征地補償涉及地方民生政策問題。國土資源規劃部門等政府相關部門需要明確征地的具體情況,然后召開聽證會,了解當地居民對征地的意見和建議,避免法律的錯誤適用。被征收人可以依法提交相關材料參與聽證,獲取最新的補償信息。三是簽訂土地補償協議。聽證結束后,征收人將根據聽證結果修改完善相關征地政策,最終與被拆遷戶協商補償事宜,簽訂協議,在規定時間內按規定方式支付補償款。四是組織拆遷。相關問題解決后,可以進行合法拆遷。需要注意的是,對于拆遷的具體情況,在拆除土地上的房屋等設施并按時支付拆遷款之前,必須先簽訂補償協議。
我們可以了解到,拆遷補償標準一般每三至五年調整一次,具體時間由當地政府確定。法律中有相關規定。我希望你能理解。以上均為律霸組織的相關內容。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可以咨詢律霸的律師。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企業合同的風險有哪些,怎么審查企業合同?
2021-02-03公安抓錯人怎么辦?會有相應賠償嗎
2021-02-12境外結婚注冊證書的認證
2021-01-23國家賠償應當向誰申請
2021-01-25反擔保什么時候解除
2021-02-01新三板是什么,如何購買新三板股票
2020-12-09婚前協議公證的意義協議有哪些具體內容
2020-11-20隔代探望權不再保留,最新草案三審稿
2021-02-20遺囑存放在遺囑執行人處有時間限制嗎
2021-03-022015交通事故賠償標準
2020-12-11合同債權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2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勞動糾紛訴訟權利
2020-12-13郵包運輸保險條款細則
2021-01-20保險公司員工年終工作總結范文
2021-01-08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火災保險賠償賠償標準
2020-12-2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2021-02-10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六條是怎樣的
2021-02-25土地承包應當進行哪些程序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