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明確征地補償費的分配辦法(一)依法征收征用農民家庭承包土地的,被征地農民應當持有土地承包經營證,按照登記的承包地相應面積取得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其中支付給被征地農民的部分不得低于80%,集體留存部分不得超過20%。承包人收到的安置補助金額,按承包人家庭成員中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計算。地上附著物和苗木的補償,根據實際情況支付給業主,有約定的,以約定為準。(2) 農村實行股份制管理、統一管理的土地依法被征收征用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應當按照持有的股份份額和統一管理的數額,取得相應的土地補償。(3) 對于在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期內遷入本村,并已取得家庭承包地的,應保持承包關系的長期穩定,維護其征地補償權益;對于在第一輪農村土地承包期后遷入本村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的,其土地承包經營權原則上應當在原居住地解決;未取得原居住地和現居住地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由市、縣(市、區、區、區)人民政府負責,(區)現居住地政府要高度重視,妥善解決其生產生活問題。各級勞動和社會保障、民政、財政部門要做好農民工社會保障政策的研究、制定、實施和服務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將其納入社會保障范圍。
對農村集體土地實行統一管理的,對安置后農民遷入的問題,要作相應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應當對被征收土地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證被征收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征地補償標準可向當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查詢。
綜上所述,我國不同地區的農村土地征用補償費不同,但也遵循國家標準。股份制經營的,按股份比例補償相應費用。如果您有任何其他問題,請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他們會替你回答的。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消防行政處罰的決定程序是什么
2021-02-10沒離婚不讓看孩子違法嗎
2020-11-152020年撫養費標準多少
2020-12-18申請強制執行能否同時申請將對方列入失信人員名單
2020-12-06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學生發現肺結核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21董事監事是否屬于勞動關系
2021-02-23農村失地保險一次性交付需要多少錢
2021-03-03買賣雙方保險利益轉移時間
2021-01-30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住房抵押貸款保險怎么改
2021-01-19二手車車險不予理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3-18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保險經紀人經營業務是什么
2021-01-29購買人壽保險時的注意事項
2021-01-15土地出讓金收取標準是多少
2020-12-28農民土地流轉協議怎么寫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