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地征用的補償項目有哪些,如何分別進行補償?林地征用補償主要包括以下項目:
1、土地補償費
2、安置補助費
3、林木苗木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
以上三項直接補助給森林所有人或使用人土地。此外,征收部門還應繳納森林植被恢復費,專門用于恢復因征地而減少的森林植被面積。費用由當地人民政府林業部門支付。
關于調整森林植被恢復費征收標準指導節約集約利用林地的通知。具體征收標準為:
(1)林冠密度在0.2以上的喬木林地(含采伐、焚燒跡地)、竹林地、苗圃地,每平方米不低于10元;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熟林地,每平方米不低于6元;適宜林地,每平方米不低于3元。(2) 國家和省級公益林地按照第一款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兩次。
(3)城市規劃區內的林地按照(1)和(2)規定的征收標準進行兩次征收。(也就是說,如果是城市規劃區內的國家或省級公益林地,將按照(1)規定標準的4倍征收)!
(4)城市規劃區以外的林地,將根據占用林地建設項目的性質,實行不同的征收標準。屬于公共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和國防建設項目的,按照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屬于經營性建設項目的,按照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征收標準的兩倍征收。第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條關于土地征收補償的其他有關規定,應當對土地征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確保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期生活有保障。
土地征收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和農村村民房屋、其他地上附著物、青苗補償費,為被征收農民安排社會保障費。農用地征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綜合地價確定。區綜合地價的制定,應當綜合考慮原土地利用、土地資源狀況、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每三年至少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農用地以外的土地、附著物、苗木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按照先補償后搬遷、先改善生活條件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的意愿,通過重新整理宅基地、提供安置房或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并補償因征收而引起的搬遷和臨時安置費用,以保障農村村民的居住權和合法財產權及住房權益。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于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和其他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以上是編輯對“征用林地有哪些補償項目,如何補償”的回答魯巴網. 可以理解,林地征收補償主要包括以上幾項。我希望它能幫助你。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其他法律知識,我們還提供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案件可以申請財產保全嗎
2020-11-28精神傷殘等級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1-01-13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怎么處罰
2021-03-18選擇擔保公司的擔保方式是否弱于抵質押
2020-12-14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如何計算二次離婚的六個月時間
2021-03-10不辦酒席就不算正式結婚嗎
2021-03-20離婚自由的保障措施有什么
2020-12-07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房產抵押擔保是否必須公證
2021-01-12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4歲寶寶在超市跌倒了誰的責任,法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18變更公司名稱有什么程序
2021-01-17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離職多久中斷勞動關系
2020-11-19試用期離職被壓了一個月工資怎么辦
2021-02-04實習期毀約有什么后果
2021-01-1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的合法嗎
2021-01-05公司裁員是否一定要給補償
2021-01-04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