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權糾紛的處理原則是什么?宅基地使用權糾紛是民事糾紛中的常見問題。宅基地使用權糾紛的處理應遵循以下原則:保護國家和集體宅基地所有權。中國的土地屬于國家和集體所有。根據《土地管理法》,土地改革前的舊合同不能作為土地所有權的依據。在處理宅基地(地)糾紛時,應當切實保護國家和集體的土地所有權。國家和集體所有的宅基地,集體組織和個人不得侵占、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保護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使用權。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登記造冊,并出具證書確認使用權。土地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農村居民建房應當利用村里原有的宅基地和閑置土地。耕地的使用,由鄉級人民政府審查,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未經批準的,不予保護。法人和公民依法繼承的宅基地使用權,除統一規劃或者個別調整外,長期不變。此外,宅基地使用權包括合法取得和合法使用。對違法擴建、占用宅基地甚至耕地的行為,應當依法宣告無效,并可以給予法律制裁。在宅基地使用過程中,妨礙公共利益,侵犯他人房屋、通道、排水、通風、采光等相鄰權利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轉讓的原則。農村房屋因出售、繼承、贈與等法律原因的,宅基地使用權隨房屋所有權一并轉讓。村民搬遷、拆遷后騰出的宅基地,由集體收回使用,統一安排。但在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隨房屋所有權一并轉讓。尊重歷史、面對現實、造福生產生活的原則。在我國,土地和林權共確認了四次,即土地改革、合作、1962年四定、土地所有權重新登記。在處理土地、森林糾紛時,應當以“四定”確定的權屬為標準,以其他理由拒絕確認“四定”的,不予支持;在“四定”時未確認權利的,參照《物權法》處理由合作社或土地改革決定的產權。解放后,宅基地的歸屬,經雙方協商、法律約定,或者由上級機關、人民法院確定,具有法律效力。宅基地統一規定后,對宅基地使用權有爭議的,一般以規劃確定的宅基地使用權為準。對未經規劃的宅基地邊界有爭議的,可以在土改期間按確權處理。促進經濟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原則。土地的利用和管理直接影響生產和經濟的發展。及時、正確地處理宅基地糾紛,可以促進經濟發展。發生宅基地糾紛時,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及時采取審慎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依法合理妥善解決,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以上是律霸組織的相關知識。如果您有更多疑問,可以咨詢律師事務所的專業律師,也可以直接委托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幫助您走出法律困境。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是否適用侵權責任法
2021-03-26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可以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范圍是哪些
2021-01-03法律援助都援助哪些對象
2021-01-19購置固定資產是否需繳納印花稅
2021-02-26什么是商標權轉讓,商標權轉讓的形式有哪些
2020-12-11什么是物權法定準則是什么
2020-12-07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父母如何起訴子女索要贍養費
2021-03-23購房合同平面圖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高校畢業生簽的三方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1-01炒地皮非法倒賣土地會受法律制裁嗎
2021-01-01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簽訂集體勞動合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02勞動關系確定后可以工傷鑒定嗎
2021-03-03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國際貨物運輸保險的兩大基本原則
2021-03-19貨物運輸保險糾紛案例
2021-03-17停車費施救費及車輛損失鑒定費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0-12-19人身保險理賠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