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部眾籌的法律風險
1、信息披露不全面
2、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如果企業融資額度不足,如何處理?并沒有明確表示3、關聯企業的調查,融資性擔保公司雖然受到金融局的監管,但是背后是否有關聯交易,如何證明沒有關聯交易。
從本質上說,P2C平臺只是信息披露方,真正的風險承擔方是擔保公司,所以相對P2P平臺,P2C顯然風險要低一些。未來的P2C之戰,一定是在優質項目的爭奪上,而非投資人。
眾籌作為互聯網金融的一種類型,與其他互聯網金融模式相比,其法律風險最為突出和明顯,因此從某種程度講,眾籌的最大風險就是法律風險。
二、如何避開這些可能存在的法律風險呢?
1.債權類眾籌如何避開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
債權類眾籌表現的一般形式為P2P模式,其最可能觸碰的刑事罪名是非法集資類犯罪,主要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和集資詐騙。
那么如何避開非法集資類的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呢?在目前監管層對互聯網金融持積極開放的態度下,債權類眾籌可以創新,但不要觸碰法律紅線,具體如下:
第一條法律紅線:當前相當普遍的理財資金池模式,即P2P平臺將借款需求設計成理財產品出售,使投資人的資金進入平臺中間賬戶,產生資金池;第二條法律紅線:為不合格借款人導致的非法集資風險,即P2P平臺未盡到對借款人身份的真實性核查義務,甚至發布虛假借款標的;第三條法律紅線:則是典型的龐氏騙局,即P2P平臺發布虛假借款標,并采取借新還舊的旁氏騙局模式,進行資金詐騙的。
根據上述劃定的3條法律紅線,作為債權類眾籌,要充分把自己定位為中介平臺,回歸平臺類中介的本質,為投資方與資金需求方提供準確的點對點服務,不得直接經手資金,不得以平臺為資金需求方提供擔保,不得以平臺承諾回報,不得為平臺本身募集資金,不得建立資金池。并且要嚴格審查融資方的信息,嚴防虛假融資信息的發布。
2.股權類眾籌如何避開刑事或行政法律風險?
股權類眾籌目前是法律風險最大的一類眾籌,也是未來發展空間最大的一類眾籌模式,其最可能觸碰的刑事法律風險是非法證券類犯罪,股權類眾籌以下六條法律紅線不能碰:
第一條法律紅線:不向非特定對象發行股份;
第二條法律紅線:不向超過200個特定對象發行股份;第三條法律紅線:不得采用廣告、公開勸誘和變相公開方式發行股份;第四條法律紅線:對融資方身份及項目的真實性嚴格履行核查義務,不得發布風險較大的項目和虛假項目。
第五條法律紅線:對投資方資格進行審核,告知投資風險。
第六條法律紅線:不得為平臺本身公開募股。
在具體操作層面上,作為股權眾籌平臺,應做好需求兩端的嚴格審查和限定,對投資人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并告知投資風險,只有經過注冊且通過嚴格審核的投資人才具備資格,才可能看到投資方的項目。同樣道理,平臺需要對項目發布方股東信息,產品信息,公司信息進行嚴格審查,必要時實地查看,做好法律、財務、商務三個方面的盡職調查。在需求對接上,每次只允許不超過200人的投資人看到推介的項目,具體的投資洽談需要在線下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為了避免人員過多的問題和代持造成的問題,對選定的投資人采用設立有限合伙企業合投方式進行。通過嚴格的設定,避免觸碰上述的6條法律紅線。
3.回報類眾籌如何避開刑事法律或行政法律風險?
相對而言,回報類眾籌是法律風險最小的眾籌模式。但是如果回報類眾籌不能夠規范運作,若使融資方有機可趁發布虛假信息,則可能觸碰集資詐騙的刑事法律風險,若未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則可能構成非法金融類行政違法行為。為了避免上述法律風險存在,回報類眾籌需要注意不要碰以下幾條法律紅線:
第一條法律紅線:嚴格審查項目發布人的信息、相關產品或創意的成熟度,避免虛假信息發布;第二條法律紅線:對募集資金嚴格監管,保證回報產品按約履行;第三條法律紅線:眾籌平臺不要為項目發起人提供擔保責任。
如果回報類眾籌能夠做到上述幾個方面,嚴格恪守法律紅線,則回報類眾籌可以避開非法集資類刑事或行政類法律風險。
4.捐贈類眾籌如何避開刑事法律風險?
捐贈類眾籌如果規范運作的話,不存在任何法律障礙。但是如果被虛假公益項目信息發起人利用,則可能觸碰集資詐騙類刑事法律紅線。
為了避免上述法律風險存在,小編認為,回報類眾籌需要注意不要碰以下幾條法律紅線:
第一條法律紅線:嚴格審查項目發布人資格、信息,公益項目的情況;第二條法律紅線:對募集資金嚴格監管,保證公益類項目專款專用;如果公益類眾籌能夠做到上述幾個方面,嚴格恪守法律紅線,則公益類眾籌可以避開非法集資類刑事法律風險。
如果您還要了解內部眾籌其他的相關內容,請登錄律霸網官方網站進行咨詢,我們會有專業的律師為您詳細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翁被兩車撞死后再遭醉車碾壓
2020-11-23公司股東變更協議書怎么寫
2020-12-15政府征地拆遷批文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04拘留通知書一般寄到哪
2021-03-11離婚賠償的條件與程序
2021-03-07中年人離婚協議書該如何書寫
2021-02-05證券監督管理權限
2021-02-14什么是指定委托收款
2021-01-02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解除與終止勞動合同到底有什么區別
2020-11-18解讀《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新亮點
2021-03-17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03車上人員險與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0-12-04論發展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
2021-01-17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為什么會不生效
2020-11-16保險公司承擔給付責任的交通事故賠償案件
2020-11-30報保險需要出示駕照嗎
2021-03-06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在房子上刮下來一板磚把車砸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