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據中介公司介紹,陳先生與劉女士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約定以110萬元的價格購買劉女士名下的房屋。簽訂合同后,他向中介公司支付了劉女士首付52萬元和中介費3萬元。劉女士也按約定交付了房子。但此后不久,劉女士的配偶魏先生以劉女士未經許可私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為由,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無效。之后,法院支持了魏先生的訴訟請求,要求劉女士和中介公司將購房款、中介服務費等費用退還給陳先生。不過,如果陳先生以同樣的條件再購買一套房子,就要比原價高出70萬元。于是,陳先生提起訴訟,要求劉女士、魏先生和**公司賠償其損失70萬元。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生效判決書,陳先生、劉女士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對合同附件三中房屋共有人頁面的存在及內容十分清楚,即:,核實是否有共有人及規則對其意思表示同意出售房屋,但雙方未按常理填寫,故雙方均存在主觀過錯。
作為共同所有人魏先生的配偶,劉女士應承擔因疏忽而導致的無效業務關系后果的最大責任。中介公司作為提供中介服務的專業機構,對魏先生的相關意向表達不予審查,沒有提示買賣雙方,尤其是買方的風險。因此,中介公司對無效交易關系后果的責任應重于陳顯。作為購房者,陳先生沒有仔細檢查劉女士共有人的情況,存在一些主觀過錯。最終,法院判決劉女士賠償陳先生房屋差價損失35萬元,中介公司賠償陳先生房屋差價損失21萬元,駁回了陳先生的其他訴訟請求。
責任劃分
一般來說,在夫妻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夫妻房屋時,要仔細核對房屋是夫妻個人住房還是夫妻共同住房。如果不確定,最好到房管局查詢房屋權屬狀況。因為共有房屋出售,一旦一方共有人不同意出售房屋,損失仍然是買受人。
此外,將房價上漲帶來的增值部分完全歸咎于購房者也是不合適的。因此,如何處理房屋增值部分,需要根據各方過錯確定責任分配。根據上述分析,三方作為普通百姓,在房屋銷售中應具有風險意識,應更加謹慎。因過失導致買賣合同無效的,各方應當按照責任分工承擔相應的責任。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飼養動物侵權是無過錯責任嗎
2020-11-08什么是假釋?假釋的條件是什么?假釋的考驗期多長
2021-02-26交通事故糾紛司法解釋
2021-01-30新婚姻法離婚財產如何分配呢
2021-01-23未成年人侵權監護人擔責嗎
2020-12-25離婚后孩子的探望權婚姻法如何規定
2020-12-07建設工程合同中要怎么約定仲裁條款
2021-02-09安置房還沒辦房產可以贈與嗎
2021-02-23為何高管人員勞動爭議訴求難以得到法院支持
2020-12-23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建筑工程保險合同
2021-02-24家庭財產保險保險儲金是什么
2021-02-02保險合同成立就生效嗎
2021-01-07財產保險索賠申請書是怎樣的
2021-02-13保險免責條款應該怎么樣才算有效
2020-11-22保險合同違約和侵權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6降低企業履約風險的“保險杠”
2020-12-20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需要什么手續
2021-03-17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單位福利房遇到拆遷,職工可以獲得拆遷補償嘛?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