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魏某是廣西宜州市清遠鎮某村第一村民組的村民,他是該村第二村民組的村民。兩塊承包耕地相鄰。2003年,為了方便果樹的種植,魏某提出將一塊名為崇禮頭的承包地與何某的一塊名為庫馬坦地的承包地進行互換,何某同意了。土地交換后,雙方未簽訂書面合同,未經各自村民小組同意,也未對交換后的承包地變更進行登記備案。
2012年9月,因高速公路建設,崇禮頭承包地被征用。他和魏某就征地補償金該由誰來領發生了爭執。隨后,他上訴至法院,要求確認交換承包地的有效性。宜州市法院經審理認為,何某與魏某雖為同村村民,但何某的承包地原屬于第二村民小組,魏某的承包地屬于第一村民小組,即雙方承包的土地屬于不同的集體經濟組織,而雙方交換不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違反法律規定無效,因此,雙方交換承包土地無效。
[聲明]
在這種情況下,何某和魏某交換的承包地屬于不同的集體經濟組織。雙方未就交換耕地簽訂書面合同,交換行為未經用人單位同意、未向用人單位備案、未向當地政府申請登記的。那么,在確定交換行為無效之前,是否有必要滿足上述所有條件?又或者僅僅是《土地承包法》第四十條規定“承包人為了方便耕作或者滿足自身需要,可以將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進行交換”,這就意味著法律嚴格規定交易雙方的土地必須屬于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否則他們就不會相互交換權利,交換行為無效。本案以此為依據,判決何某與魏某交換行為無效。《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采取分包、租賃、交換、轉讓等方式,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分包、租賃、交換或者其他流通方式的,應當報發包人備案。”。那么,有必要訂立書面合同并備案嗎?我國《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合同自成立之日起生效。承包人應當在合同生效時取得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的形式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也就是說,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取得不以書面合同為要件,因此土地承包經營權的交換也不以書面合同為要件,只要交換雙方達成共識,交換行為就具有法律效力。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農村土地承包糾紛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發包人不能以未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為由,要求確認合同無效報發包人備案。因此,向發包人備案并不是合同管理權交換生效的必要條件。《土地承包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交換、轉讓方式轉讓,當事人要求登記的,應當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申請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由此可見,登記只是公示的效果,而不是契約管理權交換的有效要件。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什么原則
2021-02-12職業病診斷鑒定手續有哪些
2021-02-22哪些三維商標是不能注冊為立體商標的
2020-11-10訴前財產保全和訴訟財產保全的區別
2021-03-04監護過失是否要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31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逾期還款后征信怎么恢復
2021-03-16現在購房是好時機嗎
2021-01-10休了半年產假的怎么算離職補償金
2020-12-31工會如何發揮作用
2021-02-02企業如何簽訂非全日制用工合同
2021-01-29懷孕被辭退應該怎么辦
2020-12-03人壽保險拒賠原因都有什么
2020-11-26海上運輸保險概述
2021-02-04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無證駕駛造成人員傷亡 保險公司應賠償
2021-03-12機動車停運損失保險是否承擔責任
2020-12-09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