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A公司系本市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甲某于1999年10月進入A公司工作,2003年7月1日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11年9月6日,甲某至A公司燃料部經理乙某辦公室,雙方交涉過程中,將一只塑料桶內柴油灑在地上,并濺在乙某身上,A公司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當日,上海市公安局閔行分局以涉嫌放火罪對甲某刑事拘留。
2011年9月20日,該公安分局決定對甲某采取取保候審。2011年12月5日,該公安分局以甲某的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為由作做出解除取保候審的決定。同年12月7日,甲某至A公司處上班時,A公司告知甲某回家等待通知。同年12月19日,A公司向甲某發出了《員工處理意見告知書》,明確“經公司及工會討論通過,根據《員工獎懲管理制度》第三條、第四條,《員工考勤管理制度》第二條、第四條,《員工工資管理制度》第七條、第八條及《員工獎金考核管理制度》第五條的規定,決定對甲某作出如下處理意見:
一、自接到該告知書一周內向公司提交書面檢查。
二、自接到該告知書一周內在公司指定地點當面向乙某道歉。
三、自2011年12月5日起至2012年12月4日止(暫定)停職,離廠待崗。2011年9月6日起,停發2011年所有獎金和停止享受企業福利(2011年9月6日前已經發放和享受的不再扣回);2012年1月起發放上海市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生活費,停止享受企業福利……”。
甲某于2012年2月29日向上海市浦東新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該仲裁委員會做出對甲某的請求均不予支持的裁決。甲某不服該裁決,遂訴至原審法院,要求判令A公司:1、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恢復其原工作崗位;2、支付其2011年10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間的工資差額人民幣7440元(以下幣種相同);3、支付其2011年9月6日至2012年4月23日期間的生產獎金9600元。
案例選送: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訴爭焦點
本案的爭議焦點是待崗可否成為用人單位處分勞動者的形式。
法院判決
原審判決:一、甲某與A公司繼續履行勞動合同,A公司恢復甲某原工作崗位;二、A公司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甲某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期間的工資差額2536.66元;三、駁回甲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審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評析:
待崗,顧名思義,就是指員工在保持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的前提下,離開原崗位,用人單位暫時不安排工作崗位,員工等待安排的情況。
根據國務院1993年頒布的第111號令《國有企業富余職工安置規定》第七條規定:企業可以對富余職工實行待崗和轉業培訓,培訓期間的工資待遇由企業自行確定。《國有企業富余職工安置規定》第八條規定:經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同意并報企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企業可以對職工實行有期限的放假。職工放假期間,由企業發給生活費。原勞動部印發的《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二條規定,非因勞動者原因造成單位停工、停產在一個工資支付周期內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根據1996年頒發的《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第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與本單位富余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對待崗或放長假的應當變更勞動合同相關內容,并就有關內容協商簽訂專項協議。
因此從上述規定中,我們可以得知,只有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才可以對富余人員進行待崗安置。待崗制度針對的是崗位本身,設立待崗制度的初衷是為了使生產經營暫時發生困難的企業通過合理安排崗位,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盡快使企業度過難關,實際上這是對生產經營困難企業進行的一種幫助和救濟措施。企業自主根據員工具體情況安排員工待崗,是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對員工進行安置的一種權宜之計,并非用人單位處分勞動者的形式。
在本案中,甲某在治安保衛重點單位A公司實施這樣的行為,其危害程度是不能用結果來衡量的,應當屬于嚴重違紀,已達到了足以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度。但是A公司沒有解除與甲某的勞動合同,而是采取了對甲某實施待崗一年的處分措施。根據我國的上述規定內容,待崗是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對員工進行的一種安置形式,不是用人單位處分勞動者的形式。因此,A公司對甲某實行待崗處分屬于行使處分權有誤,甲某的違紀行為與其承受的處分不相適宜。依照《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勞動者構成嚴重違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其實,這亦是用人單位對勞動者實施處分權的具體表現,只是這種處分表現的形式是最高級別的,即雙方再無法律關系。針對甲某的違紀行為,A公司可以解除與甲某的勞動合同而沒有解除,即使A公司的規章制度有待崗的規定,由于A公司實施的待崗處分本身不具有合法性,因此,A公司的待崗處分應當予以撤銷。一、二審法院按此處理,并無不當。
綜上所述,待崗系生產經營困難企業對富余職工實行的安置形式,不能成為用人單位處分勞動者的形式。
相關法律知識:
待崗是相對在崗而言的,待崗不同于下崗,按照勞動部門的部署,近幾年要實現下崗職工全部出中心,有的是上崗,有的轉為失業,其中還有一部分我理解就是轉為待崗了。法律對此沒有統一的規定,有的省市地方法規規章作了規定。
用人單位因生產經營暫時困難安排職工待崗,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的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周期的,經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降低工資支付標準,但是不應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70%;協商不成的,雙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按照規定支付經濟補償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司設立登記申請流程該怎么走
2020-11-16什么是文字商標
2021-01-06什么是探望權,探望權糾紛如何處理,怎么執行
2021-01-22一審不服上訴費用規定
2021-03-24肇事叫人頂包算逃逸嗎
2020-11-17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個人財產如何繼承給孩子
2020-11-17無產權證的房屋能否抵押擔保
2021-03-25被抵押的房產是否可以資產保全
2021-02-13商業銀行辦理資金清算程序有何規定
2020-12-22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房子先更名還是先離婚
2020-12-25公司規章是否必要
2021-02-03應怎樣投保“不計免賠特約保險”
2021-02-16投保時一定要注意保險的法律責任問題
2020-12-17人身意外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1-03-12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工廠火災保險能全賠嗎
2021-01-06保險索償手續如何辦理
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