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應當在勞動者休假日支付勞動者的工資。用人單位不支付工資的,勞動者可以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的規定,在勞動關系雙方依法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時,向用人單位投訴,勞動合同終止或終止時,用人單位應當一次性支付勞動者的工資
如何計算年休假工資一般情況下,員工在年休假期間可以獲得與日常工作相同的工資,具體計算公式為:員工本人月工資÷ 每月75天年休假月工資標準與《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標準基本一致。即:前12個月應付工資總額——前12個月加班工資總額后的平均月薪。職工在本單位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實際月份計算月平均工資,月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補貼、加班工資和特殊情況支付的工資。應付工資是用人單位在扣除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和其他扣除額前的工資2.如果用人單位未經員工同意安排年假,如何計算和支付年假工資
,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少于應休天數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時,應休未休天數按日平均工資的300%支付,員工未安排年假或安排的年假少于應休天數的,按員工當年工作時間折算應休天數,發放年假工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折算后不足一天的部分不予支付,確定包括正常工作日和休息日在內的法定節假日加班工資基數應遵循以下原則:,勞動合同約定加班工資基數的,按照雙方約定計算加班工資。只要不存在欺詐、脅迫的情況,即使勞動者的實際月工資高于合同約定的,也應按照合同約定的加班工資基數計算,至少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
2,勞動合同對工資數額有明確規定,但沒有加班工資基數的,以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為加班工資基數。勞動合同中的工資項目分為“基本工資”、“崗位工資”和“崗位工資”的,應當以各工資項目的總和作為計算加班工資的基數,但不能單獨計算一項第三,勞動合同中未明確勞動報酬,或者約定不明確,造成勞動爭議的,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十八條的規定,最好的解決辦法是與用人單位重新協商;協商不成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協商結果為集體合同或工資協商協議,這些都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支撐,可以直接在現實中使用,得到法律的支持和肯定。如果您有任何疑問,可以到律霸.com在線咨詢或找律師。他們都是專業人士,我相信他們能讓您滿意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翻供是什么,翻供的認定是怎么樣的
2021-02-07辭職不批自離有工資嗎
2021-02-02掛名法人代表有什么后果
2021-01-06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解除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解除合同需要承擔什么后果
2021-02-09訴訟離婚需要找律師嗎
2021-01-30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工傷解除勞動合同怎樣賠償
2021-02-05怎樣界定外出務工人員
2021-03-13壽險理賠的材料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5完善保險合同告知義務制度的思考
2021-01-22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肇事車逃逸車被剮蹭保險賠付嗎
2021-03-18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2-17不扣安全帶保險拒賠可行嗎
2020-12-17免賠額形式選擇有哪些
2021-03-11購買人身保險的注意事項
2020-11-20土地管理法
2020-12-25最全的土地出讓方式有哪些
2021-02-11農民有權拒絕土地流轉嗎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