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認定有效或無效,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情況大致有三種:
1、工傷發生后,如果用人單位既未向主管部門上報,又未向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認定工傷,在這種情況下的協議是無效的。因為該行為屬隱瞞不報,逃脫了勞動監管部門的監管,最終破壞了國家的勞動安全制度,也損害了勞動者的健康權利,違反了法律強制性和禁止性規定,依據《合同法》第52條第(五)款規定,該協議自始無效。
2、工傷發生后,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并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這種情況下的私了協議是有效的,因為勞動法賦予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自行和解的權利,這種權利的行使是在遵守國家安全勞動制度的前提下完成的。《勞動法》第77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事故,當事人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仲裁,也可以協商解決。《企業勞動事故處理條例》第52條規定:企業與用人單位發生工傷待遇方面的爭議,按照處理勞動爭議的有關規定處理。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法律是允許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對勞動糾紛(自然包括工傷糾紛)協商調解的;法律之所以允許協商調解是因為這種協商既體現了雙方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原則,又節省了大量的仲裁或訴訟的成本,節約了社會資源,對社會的進步發展是有利的;同時《民法通則》第55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符合以下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達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因此說,只要雙方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協議的內容又是真實的,在用人單位上報主管部門的前提下,工傷私了協議是合法有效的。
3、工傷發生后,如果用人單位及時向行政主管部門上報,并啟動工傷認定程序,這種情況下達成的賠償協議,如果賠償金額低于法定工傷待遇標準的,此協議是可以申請變更或撤銷的;申請變更或撤銷前協議是有效的。如:勞動者發生工傷后,法定工傷待遇應是15萬元,協議賠償金額是10萬元,那么勞動者可以申請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追要應該得到而沒有得到的另外5萬元。因為根據《合同法》的54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撤銷的有,(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的顯示公平的;同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2條規定:對于追索勞動報酬、養老金、醫療費及工傷保險待遇、經濟賠償金及其他相關費用等案件,給付數額不當的,人民法院予以變更。
由此可見,同樣一份工傷私了協議,可能出現有效、無效、可變更或撤銷三種情況,不能一概而論定性為有效或無效。
根據上文的介紹,我們現在可以知道,用人單位私下與工傷勞動者達成的賠償協議并非當然無效,此時需要區分情況進行說明。意味著,這種情況下的工傷賠償協議也是存在有效、合法的情況的。如果您咨詢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什么是民事訴訟參與人
2021-02-04如何處理醫療糾紛,怎么收集醫療糾紛證據
2021-02-23拆遷協議需要夫妻雙方簽字嗎
2020-12-31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違法判刑黨員開除黨籍的程序有哪些
2021-03-02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東莞辦理婚前財產協議/夫妻財產協議材料
2021-03-20家有“悍妻”施家暴,該怎么辦
2021-02-22單項交通事故怎么賠償
2021-02-23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企業重組員工的經濟補償金怎么算
2020-11-22法律是如何規定勞動爭議仲裁管轄的
2020-12-16勞動糾紛調解以后能否再起訴
2021-01-06哪種情形必須導致保險人免責
2020-12-05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車禍主責保險賠多少錢
2021-01-06沒資格證保險公司到底賠不陪
2021-01-08投保后投保人可以享有哪些服務
2021-01-29公房拆遷如何計算補償,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1-01-29開放商有權利進行商業拆遷嗎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