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侵權的類型包括假冒和冒充專利。在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后、專利權授予前使用發明而未支付相應的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2年。請閱讀以下內容,了解專利侵權的主要類型。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除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外,應當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沒收違法所得,并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下列行為屬于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一)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包裝上標明他人專利號的;(2) 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致使他人誤認為所涉及的技術是他人的專利技術的;(3) 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致使他人誤認為合同涉及的技術是他人的專利技術;(4) 偽造、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的
2。假冒專利
將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或者將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由專利工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公告,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下列行為屬于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或者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的行為:(一)制造或者銷售標有專利標志的非專利產品;(2)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后,繼續在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上標注專利標志;(3) 非專利技術在廣告或其他宣傳材料中稱為專利技術;(4) 非專利技術在合同中稱為專利技術;(5) 偽造或者變造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的,應當根據權利人遭受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專利侵權賠償金額;侵權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取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應當參照專利許可費的倍數合理確定。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有證據證明他人正在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其專利權的行為,如果不及時制止,將對其合法權益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害的,可以在起訴前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措施,責令停止有關行為,保全財產。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2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之日起計算。從發明專利申請的公布到專利權的授予,使用發明未支付適當的使用費的,專利權人要求支付使用費的訴訟時效為兩年,自專利權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他人使用該發明之日起計算。但是,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在專利權授予日前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自專利權授予日起計算。
,向人民法院起訴或者請求專利工作主管部門處理,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童工能否申請工傷認定
2020-12-09如何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回避
2020-12-11土地租賃合同怎么寫
2020-12-14為什么承攬人的留置權可以約定排除
2020-12-15怎樣進行農民工傷殘賠償
2020-11-09合伙企業的相關法條和基本特征是什么
2020-12-17信用卡違約金上征信嗎
2021-02-25離婚協議滿三年了還能追溯嗎
2021-02-03訴訟期間涉案房產是否可以抵押
2021-03-23撫恤金需要申請嗎
2020-11-16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房屋保全之后如何處理
2020-12-13拾得遺失物應當妥善保管,重大過失致其損壞要賠償嗎
2021-03-20飛機延誤2小時有賠償嗎
2021-01-19財產保險的概述與原則分別是什么
2021-02-10保險合同的特征
2021-02-12車禍死亡保險理賠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1-30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期限
2020-12-24三者險保險人的義務包括哪些
2021-01-17第三者責任保險的成立要件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