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誠實的普通人
人之初,自然是善良的,善良是人性。當人們評價一個人的善良、正直時,他們經常使用正義和正派等詞。英語中“justice”的意思是法官和正義,這表明在人們的心目中,法官是公平和正義的體現。作為一名判斷是非、判斷公平的法官,他應該首先是一名普通的社會成員,然后是一名審理案件的法官,而不是一名社會精英。“清水明鏡”不僅是法官的追求,也是當事人的愿望。因此,法官在工作中應該公正,不應該有偏見;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謹慎地單獨說話和行動,我們不應該貶低自己。
一方這樣起訴了法官。事情很小。開庭前,法官與一方握手,另一方在他眼里開始懷疑法官的公正性。審判結束后,當事人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了法官的“不公平”行為。由此可見,法官的輕微疏忽會導致當事人對法官產生信任危機。事實上,法官的行為確實是法官不應該有的行為。法官有朋友和熟人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法庭上,即使法官和一方之間的眼神也會讓另一方懷疑法官是否公正。因此,在當事人面前,法官應當時刻注意言行,用《法官法》規定的行為準則約束自己,凡事謹慎,在當事人心中樹立良好形象,調解當事人之間的矛盾,我們必須首先了解爭端的根源和各方的心理狀態。孫子說:“不戰而屈人是上策”,實現“不戰而屈人”的重要手段是“攻心”。由此可見,心理學研究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調解的最佳方式是了解當事人的心理活動,然后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調解方案,使當事人對調解方案感到興奮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必須花一些時間聽取當事人的意見,了解當事人的心理活動,幫助當事人調整心態。許多政黨的心態需要調整。有些當事人在訴訟中非常堅持。他們相信只有打贏官司,他們才能在未來的生活中找到出路。有些當事人在無法起訴時會抱著永不放棄的心態。不管他們能否打贏官司,他們都必須把官司打到底。此時,當事人的心理病態,成為典型的偏執狂,訴訟成為他的終極職業和追求。他的想法是,只要法院決定敗訴,法院就會處理錯誤的案件。請愿和上訴已成為他的首選,這不符合黃河的精神。面對這樣的當事人,法官首先要做的就是幫助他們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訴訟
有這樣一方在企業改制中下崗了。在多次不滿而不成功的請愿之后,他終于向法院起訴。在訴訟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了他的真實想法,認為他除了回到原來的單位之外,找不到生存的方法。訴訟是他最后的“救命稻草”。此外,他認為自己可以勝訴,因為政策不公平,他是錯誤政策的受害者,要求返回原單位的訴訟請求必須也應該得到法院的支持。他的要求是,除非該單位接受他重返工作崗位,否則不會接受法院的任何判決。當然,沒有調解。面對這樣的當事人,法官應該做的是如何正確引導當事人參與訴訟,平息他們的不滿。因此,法官告訴該黨,今天的時代是一個變革的時代。在這種變化的過程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改革的影響。國家正在調整,個人也應該調整。如果他們不調整,他們將永遠不會平靜。要意識到你的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會繼續遇到很多選擇。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自己的現實和社會現實做出正確的選擇,而不是等待被淘汰。因此,我們不應該把所有的精力、金錢和時間都花在打不贏的官司上,最終讓所有的希望化為烏有。在聽取法官的意見后,該黨說“我可能陷得太深了”,這表明他的心態已經調整。最后,當事人主動與原單位達成調解協議。由此可見,幫助當事人調整心態是調解成功的重要一步
作為法律的宣傳者
在辦案過程中,法官與法律是密不可分的。在調整當事人心態的基礎上,不要忘記向當事人宣傳法律。許多當事人之所以固執地堅持自己的觀點,是因為他們不明白他的主張中有多少是合法的,有多少是非法的,并且盲目地認為他的主張都是合法的。事實上,它混淆了法律、理性和情感。此時,法官應在法律關系和審判依據方面用簡單的語言解釋案件,以便當事人了解其請求的合法性,并得到法院的支持;有多少人是非法的,不能得到法庭的支持,并且了解法官如何判斷他們的是非。當時的法官是一名法律宣傳者。許多當事人認為他可以打贏官司,拒絕調解,因為他們用情感和理性取代了法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要求各方做出假設。如果他是一名法官,他將如何判斷他們的爭議,讓他們心中有一個法律判決和訴訟的平衡。這一過程是法官分析雙方論點的過程
離婚案有一方,她的丈夫起訴她離婚。她懷疑丈夫有外遇,但她沒有得到初審法院的支持,因為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在二審中,法官工作后,她的丈夫愿意給她更多的錢,但前提是調解離婚。該女子堅持不調解,認為調解是妥協,堅持要求賠償。法官告訴她,她的請求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取決于她的請求是否合法,是否有證據支持。在這種情況下,她是無辜的,值得同情,但同情不能取代法律。事實上,維護他們合法權益的最佳方式是調解,而這項權利掌握在她的手中。最后,她理解并同意接受調解是保障自己權利的最佳方式。她明白堅持不調解無助于維護自己的權利,因此她欣然接受調解
應該說,官員面對的大多數當事人對法律的理解非常模糊。因此,在案件審理中,尤其是在調解過程中,我們不能忘記向當事人宣傳法律。這不僅是調解的需要,也是法官的責任。通過這樣做,法官進一步為通過調解解決案件鋪平了道路
成為一名公正的法官
這里提到的判決指的是調解各方利益的平衡。調解并非沒有原則和草率。法官永遠不要忘記,他們是作為法官在調解案件。他們必須始終處于中間裁判的地位,不做不公平的“游說”工作,成為合格的裁判。調解的最終目的是要求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因此,制定良好的調解方案是調解成功的前提。一個好的調解方案應該是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樣的調解方案是可行的。調解方案的制定實際上是一個平衡各方利益的過程。這不應該是不公平的。還應考慮整個案件的實際情況和當事人的履行能力。如果一方可以接受法官提出的方案,但另一方完全不能接受,這不是一個好的調解方案,也不可能促進調解
當我們在調解道路交通事故人身傷害賠償案件時,原告的兒子在車禍中死亡,并要求車主賠償。原告要求精神撫慰金10萬元。被告開始認為要求太高,不同意調解。考慮到原告兒子的死亡,法官無法用金錢彌補這種痛苦。要求被告給予更多的精神慰藉并不過分,但同時,法官應考慮法律的規定和被告的承受能力。考慮到案件的實際情況,法官將精神撫慰金定為5萬元。經調解,與被告達成協議,向原告支付精神撫慰費6萬元。因此,這里應該強調的是,調解必須合理、合理、合法地平衡各方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類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2021-01-17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電梯發生安全事故應該找誰負責
2021-02-02朋友行政違法會如何處罰
2021-03-04出租人私自賣房構成侵權嗎
2021-01-30冷暴力算家庭暴力嗎
2021-03-05離婚女婿對前岳母無贍養義務嗎
2021-02-13做交通虛假鑒定的后果
2021-01-27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3-02起訴之后被告變更法人是否違法
2021-02-24不良記錄具體包括什么
2020-12-21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什么類型用工可以簽勞務合同
2021-02-08定期壽險與終身壽險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4保險公司怕擔責是否可以起訴解除保險合同
2021-02-25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承擔理賠責任
2021-03-10什么才算意外傷害
2021-02-26被自己的汽車撞傷能否獲得保險理賠
20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