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據《合同法》,合同的簽訂需要雙方協商一致。因此,中介合同的補充協議不合理時,可以拒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條,合同雙方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另一方,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上:(1)合同當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無論所有權性質如何,無論單位規模大小及其經濟實力如何,其地位都是平等的(2)在合同中的權利和義務是平等的;當事人取得的財產、勞務或者工作成果與其義務大致相當;要求一方不得無償占用對方財產,不得侵犯他人權益;禁止橫向調整和自由分配
(3)合同雙方必須就合同條款進行充分協商并達成協議,才能訂立合同;任何一方不得凌駕于另一方之上,不得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另一方,不得以脅迫、命令、脅迫等方式簽訂合同。自愿原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條的規定,當事人有依法自愿訂立合同的權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這主要包括:
(1)是否自愿訂立合同
(2)自愿簽訂合同的人
(3)合同內容由當事人自愿約定,不得違法
(4)當事人可以協議補充或變更有關內容
(5)雙方也可以通過協議終止合同。
(6)可以自由約定違約責任。如有爭議,雙方可自愿選擇解決爭議的方式
三、公平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條:“雙方應遵循公平原則確定各方的權利和義務”,公平原則要求合同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公平合理,包括:
1。在簽訂合同時,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
2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風險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據公平原則確定違約責任。第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確定誠實信用原則:“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誠實信用原則要求當事人在訂立合同的整個過程中誠實信用,不得有欺詐或者其他違反誠實信用的行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七條的規定,“當事人訂立和履行合同,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擾亂社會經濟秩序,損害社會公共利益”是指良好習慣的原則。它包括以下含義:1。本合同的內容應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精神和原則。合同內容應符合社會公認的道德行為準則
如果中間合同的補充協議不合理,是否可以拒絕?根據以上信息,可以拒絕。訂立合同必須以雙方平等自愿為基礎。一方當事人認為本協議不合理時,有權基于上述理由拒絕簽署本協議,并對《中介合同補充協議》的相關內容進行補充整理。可以看出,在簽署協議時,你必須仔細閱讀相關條款。當你覺得協議不合理時,你可以拒絕簽署并要求修改相關條款。如果您在這方面有更多相關問題,lyba將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調解拒不履行怎么申請執行
2020-12-22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醫療費中醫保部分能否提起訴訟
2020-11-09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勞動合同范本(2008用人單位版)
2020-11-24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勞動調解有時間規定嗎
2021-03-10人壽保險合同履行地確定
2021-01-20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保險公司再保險的相關知識有哪些
2021-02-1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生效時間
2021-02-18已經獲得侵權人賠償后,被保險人能否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償
2021-02-22高空拋物砸破天窗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31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各家保險公司2000年的三大事件
2021-02-18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房屋拆遷起訴期限是多久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