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合同詐騙罪的犯罪構成?
[釋義]
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虛構事實或隱匿真相,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刑法條文]
第二百二十四條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以虛構的單位或者冒用他人名義簽訂合同的;
(二)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的產權證明作擔保的;
(三)沒有實際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額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誘騙對方當事人繼續簽訂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對方當事人給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擔保財產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
第二百三十一條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法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相關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12.16法發〔1996〕32號)
二、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利用經濟合同詐騙他人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的,詐騙數額應當以行為人實際騙取的數額認定,合同標的數額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行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經濟合同進行詐騙:
(一)明知沒有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有效的擔保,采取下列欺騙手段與他人簽訂合同,騙取財物數額較大并造成較大損失的:
1.虛構主體;
2.冒用他人名義;
3.使用偽造、變造或者無效的單據、介紹信、印章或者其他證明文件的;
4.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能兌現的票據或者其他結算憑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5.隱瞞真相,使用明知不符合擔保條件的抵押物、債權文書等作為合同履行擔保的;
6.使用其他欺騙手段使對方交付款、物的。
(二)合同簽訂后攜帶對方當事人交付的貨物、貨款、預付款或者定金、保證金等擔保合同履行的財產逃跑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若雙方離婚,財產歸另一方約定是否有效
2021-02-22責令恢復原狀是行政強制執行嗎
2021-03-08二手房買房程序有哪些
2020-11-10經常拖工資可以離職嗎
2021-02-16公司賬戶可以上個人名下嗎
2020-11-10保管人要履行的保管義務是什么
2020-12-25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什么
2020-11-24綜合意外險是否包括駕乘私家車
2020-12-24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特點
2021-01-28保險合同必須要有保險經紀嗎
2021-03-06巨額保單引出特大騙保案
2021-01-24保險公司違規理賠怎么處理
2021-01-16保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06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保險法釋義第一百零三條是怎樣的
2021-03-24土地承包合同在什么情況下可以解除
2020-12-16國家土地轉讓
2021-01-19不服征地拆遷補償方案,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嗎
2020-12-11影響房屋拆遷補償的因素有哪些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