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于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一些不法分子鉆改革開放的空子,趁經濟交往活躍繁榮、相關機制尚不健全、立法還不完善之機,大肆進行詐騙犯罪活動,并呈現出新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在各類復雜的經濟犯罪案件中,合同詐騙和票據詐騙犯罪顯得尤為突出。受騙對象涉及國家、集體和個人,具有廣泛的社會危害性,嚴重地擾亂了國家的經濟管理秩序,侵犯了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合同詐騙和票據詐騙在本質上都是“詐騙”,而且票據詐騙犯罪很多時候也都使用了合同這一手段,故而存在著一些交叉關系,容易混淆此罪與彼罪的界限。因此,我們要正確區分合同詐騙和票據詐騙,不僅要及時合法地保護正常經營,還要嚴厲打擊詐騙犯罪活動,以便于正確適用法條,定罪處刑。合同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的過程中,以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票據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進行金融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行為。司法實踐中,一些票據詐騙犯罪往往借助經濟合同的形式,而一些合同詐騙犯罪也會采取以價值基礎不真實的票據作為擔保或者支付手段,因此,這些詐騙犯罪案件,既牽涉到經濟合同,又與金融票據相關聯,究竟以合同詐騙罪還是票據詐騙罪論處,往往存在爭議。合同詐騙罪與票據詐騙罪主觀上都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客觀上都實施了詐騙行為,特別是合同詐騙罪中第二款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作擔保進行詐騙與票據詐騙罪利用各種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進行詐騙,這兩者之間極易混淆,因此在實踐中應注意區分二者之間的界限。二者的區別有:客體不同。兩罪的客體盡管都是復雜客體,但合同詐騙罪規定在刑法分則第三章第八節“擾亂市場秩序罪”中,侵犯的是市場經濟秩序和公私財產所有權;而票據詐騙罪規定在刑法分則第三章第五節“金融詐騙罪”中,侵犯的是票據所有人、受益人的合法權益以及金融機構的財產權,和國家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對象不同。合同詐騙罪的犯罪對象是對方當事人的財物。這里的對方當事人,即與之簽訂合同的另一方當事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還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資格的其他組織。財物的種類也多種多樣,諸如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動產、有形財產、多數無形財產、合法取得的財產、非違禁品等。而票據詐騙罪的犯罪對象是貨幣和有價證券。客觀方面的表現不同。合同詐騙罪主要發生在合同的簽訂和履行過程中,具體表現為上文所述的法定五種情形。與票據詐騙罪相比較,行為人使用種種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必須是而且只能作為合同履行的擔保,這是為了使對方當事人相信自己的經濟實力,從而與之簽訂合同,進而詐騙對方財物;票據詐騙罪主要發生在票據交易活動中,具體表現為如前所述的法定的五種形式。相對于合同詐騙罪客觀表現中“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或者其他虛假產權證明作擔保的、誘騙當事人簽訂、履行合同,從而騙取當事人財物的行為”,票據詐騙的行為人是使用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直接支付合同的款項,從而進行詐騙。要達到其非法占有的目的,必須通過金融機構兌現。主觀方面認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具體外在表現不同。合同詐騙犯罪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外在表現是,行為人主觀上意欲通過簽訂、履行合同的方式,將當事人的貨物、貨款非法占有。票據詐騙犯罪的“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的外在表現是行為人是通過偽造、變造金融票據或者使用廢票據或其他違法票據將他人財物非法占有。合同詐騙罪與票據詐騙罪之間的關系屬于法條競合。因為票據不同于其他有價證券之處在于,自出票人簽發票據開始,持票人就與在票據上簽章的當事人之間形成了一種金錢債權債務關系,持票人是票據權利人,其所享有的票據權利實際上就是一種金錢債權,其他在票據上簽章的當事人對票據債務負連帶責任。這表明,票據也是合同的一種形式,票據關系是合同關系的特殊表現形式。我國合同法第123條明確規定:“其他法律對合同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边@是解決合同法與其他特別法競合問題的法律規定。在這里顯然包括票據法。而由票據與合同之間的關系所決定,票據詐騙罪無疑是合同詐騙罪的一種特殊類型,兩者之間是典型的法條競合關系。其中,票據詐騙罪是特別法條規定之罪,合同詐騙罪是普通法條規定之罪。一行為同時觸犯這兩個罪名時,按照“特別法優于一般法適用”的法條競合處理原則,以票據詐騙罪論處。對于金融票據與經濟合同相關聯的詐騙案件,可依照以下原則處理:在合同詐騙過程中以價值基礎不真實的票據為給付,同時符合合同詐騙罪和票據詐騙罪的構成要件的,應按照法條競合關于特別法優于一般法的原則處理,依票據詐騙罪定罪量刑;以偽造、變造、作廢的票據做合同擔保而進行詐騙的,由于刑法第224條第二項明確規定其屬于合同詐騙的客觀表現形式,應以合同詐騙罪定罪處刑;在合同詐騙實施完畢后,用虛假的金融票證搪塞被害人,借故推脫或者意圖掩蓋犯罪事實的行為,不符合票據詐騙罪中以虛假票據進行結算的方式直接騙取受害人財物的行為特征,應以合同詐騙罪處理;以騙取銀行承兌匯票為目的,采用虛構購銷合同、偽造不可撤銷質押擔保書等辦法,利用銀行承兌匯票詐騙銀行資金的,不符合合同詐騙罪騙取對方當事人財物的行為特征,應以票據詐騙罪論處。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名譽損失最高賠償多少
2021-02-16網貸逾期如何處理
2021-02-09民間借貸糾紛中證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怎么判斷證據的有效性
2020-12-03醉駕撞車不賠償怎么辦
2021-02-21找車拉貨算雇傭關系嗎
2021-01-09學生課間玩游戲受傷學校該負責任嗎
2021-01-04遲交人壽保險的保險費會有什么后果
2020-11-25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形式如何確定
2021-03-12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保險到期出過車險事故沒處理完,換家保險可以嗎
2020-12-20企業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用將面臨哪些勞動用工風險
2021-03-02標準體
2021-01-09農村集體流轉合同可以簽多少年
2021-01-27土地流轉需要注意的常見問題有哪些
2021-01-13鄉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0-12-07農村宅基地過戶后遇到拆遷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1-01-26寧夏農村宅基地和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0-12-17在我國征地時遇到涉及村民自建住房的能否先拆后補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