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查線索移送管轄
流程:一、受案
1、來源:(1)當事人或其他利害關系人申訴的;(2)國家權利機關或其它機關轉辦的;(3)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的;(4)人民檢察院自行發現的。
2、受理條件:(1)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已發生法律效力。(2)有具體的申訴理由和要求。
3、民事行政申訴案件由控申科受理,在受理之日起七日內分別作出處理,不服同級或者下一級人民法院生效民事、行政判決、裁定的,移送本院民事行政檢察部門審查處理。
4、當事人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應提交申訴書,人民法院生效的裁判文書,以及證明其申訴主張的證據材料。
二、立案
1、檢察院應自受理之日起三十日內立案。
2、決定立案的民事、行政案件應通知申訴人和其他當事人,其他當事人可以在收到立案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書面意見,決定不立案的案件,通知申訴人。
3、檢察院在立案之后調(借)閱人民法院審判案卷,并在調(借)閱審判案卷后三個月審查終結。
4、對需要交辦、轉辦案件,分別制作交辦函、轉辦函,并將有關材料移送。對上級院交辦案件,本院及時立案審查,并報審查結果或意見,對上級院轉辦案件,本院自行處理。
三、審查
1、檢察院立案以后,及時指定檢察人員對人民法院的民事審判活動或行政訴訟活動進行審查,對不數人民法院生效判決、裁定案件,應當就民事判決、裁定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八十五條規定的抗訴條件;行政判決、裁定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的抗訴條件進行審查。
2、人民檢察院審查民事、行政案件,應當就原卷宗進行審查,確有必要時,不應進行調查。
3、調查活動應由兩名以上檢察人員共同進行,調查材料應由調查人、被調查人、記錄人簽名或蓋章。
4、檢察院決定終止審查案件,應當向當事人送達《終止審查決定書》。
5、民事、行政案件審查終結,應當制作《審查終結報告》,載明:案件來源、當事人基本情況、審查認定的案件事實、訴訟過程,申訴或提請抗訴理由,審查意見及法律依據。
四、提請抗訴
1、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同級法院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經審查認為符合抗訴條件的,應當提請上一級人民檢察院抗訴。
2、檢察院提請抗訴,應制作《提請抗訴報告書》,并將審判卷宗,檢察卷宗報上級檢察院,《提請抗訴報告書》應當載明:案件來源,當事人基本情況、基本案情、訴訟過程、當事人申訴理由、提請抗訴理由及法律依據
職務犯罪偵查管轄
職務犯罪偵查管轄是辦理貪污賄賂、瀆職侵權案件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目前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包括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管轄并沒有作出明文規定,檢察機關職務犯罪偵查管轄的主要依據是《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以下簡稱《規則》)。隨著反腐敗斗爭不斷深入,檢察機關特別是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在管轄制度辦理具體案件上是存在原則性不足、靈活性有余,甚至突破制度界限辦案的現象,這些問題不利于執法規范化建設,有損于法律監督機關的形象。
一、職務犯罪偵查管轄制度適用的現狀
《規則》第八條至第十九條是涉及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案件偵查制度、分級立案偵查制度、上級人民檢察院提辦與交辦制度、移送管轄制度、制定管轄制度。應當說,上述規定對于彌補刑事訴訟法的不足,理清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職務犯罪案件管轄權,減少案件管轄爭議,確保刑事訴訟法的正確統一實施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規則》的上述規定較為原則,致使當前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在案件管轄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
1.越權越級辦案現象時有發生。下級人民檢察院有時擅自立案偵查應屬上級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而在同級人民檢察院之間,有時未經上級人民檢察院交辦或指定,即直接跨轄區甚至跨地區辦理應屬其他人民檢察院辦理的案件。
2.交辦案件和指定管轄不規范。一是交辦案件與指定管轄二者的界限模糊,未嚴格區分是由即將案件交由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致使有的案件屬交辦范圍卻是以指定管轄方式交下級人民檢察院辦理,而有時屬指定管轄的案件實際又以交辦案件的方式移送下級人民檢察院。二是法律文書制作不統一。如對于交辦案件,在文書標題上或稱案件交辦函,或稱交辦通知書;在文書內容上有的寫明交辦的確切理由,有的表述籠統甚至不說明交辦理由。此外,有的地方將交辦案件和指定管轄案件均以交辦函的形式向下級移送。三是指定管轄隨意性較大,如案件未出現管轄爭議或需改變管轄等情況卻以指定管轄處理。
3.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自行發現的案件線索管理不規范。一是案件線索在職務犯罪偵查部門是否要專人負責、統一管理的問題不明確。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在辦案中經常會發現其他案件線索,這些案件線索中既有本院管轄的案件,也有其他同級人民檢察院或上(下)級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從辦案實踐看,一般情況下對于屬于其他人民檢察院管轄的案件線索,職務犯罪偵查部門特別是上級人民檢察院的偵查部門均自行掌握,并不按偵查管轄的規定向其他人民檢察院移送(大要案件線索除外),這就為下級人民檢察院越權越級辦案和上級人民檢察院任意指定管轄情況的出現提供了條件。
4.對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直接受理立案偵查審批周期長。刑事訴訟法規定,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直接受理立案偵查案件的規定雖然涉及的是公安機關與檢察機關案件的管轄問題,但從檢察機關的內部關系看,他也涉及到檢察機關內部上下級之間的層報審批與決定直接立案偵查后具體由哪一個檢察院管轄的問題。根據《規則》第十條規定,基層人民檢察院或者分、州、市人民檢察院認為需要直接立案偵查此類案件時,應當經檢察委員會討論決定后,層報所在的省級人民檢察院決定,即從基層院到省級院須經三級檢委會討論決定。層級的增多,必然導致審批周期的延長,而審批周期的延長,也會給收集證據、固定證據、控制涉案人員、防止毀證串供帶來困難。
二、職務犯罪偵查管轄存在問題的原因
1.職務犯罪偵查管轄的規定較為原則,不利于實踐操作。一是級別管轄的界限模糊。《規則》規定的分級立案偵查制度中,除對基層人民檢察院的偵查管轄范圍明確表述為本轄區的犯罪案件外,對其他各級人民檢察院的偵查管轄范圍在表述上使用的是全國性(全省性、本轄區)的重大犯罪案件,缺乏明確的操作標準。二是指定管轄的具體情形不確切。《規則》規定,案件出現管轄權爭議、情況特殊或者需改變管轄的情形時,可以由上級人民檢察院指定管轄。然而,“情況特殊”和“需改變管轄”的具體情形是否統一,實踐中沒有相配套的制度加以明確。三是規定缺失。對于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自行發現的其他案件線索,《規則》僅規定了大要案件線索需報送備案,而大要案以外非本院管轄的其他案件線索,職務犯罪偵查部門是否要比照控申部門線索分流的要求予以移送,《規則》卻未作具體要求。
2.對其他重大事件犯罪案件提出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主體唯一。從《規則》第十條的規定看,提出案件需檢察機關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主體是人民檢察院,而對于當事人發現的此類案件,當事人能否直接向省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管轄異議,目前的法律和司法解釋沒有規定。
3.案外因素的影響。一是一些下級院為了不得罪本轄區的有關領導,或者其本身所在轄區案源少,因此很少著力辦理其轄區內的案件。二是在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一些檢察院為了多辦案件追繳更多的贓款贓物以爭取盡可能多的財政返還,在利益的驅動下,辦案中特別是在辦理大要案時存在爭搶案源的情況。
三、職務犯罪偵查管轄制度的改進與完善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明確級別管轄規定、限定指定管轄情形是預防和減少上下級人民檢察院之間偵查管轄亂象的有效途徑。
1.劃清檢察機關級別管轄的界限。當前出臺的一些司法解釋性文件已就部分案件的偵查級別管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如中央國家機關、中央國有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局級干部的貪污賄賂犯罪案件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等,但這些規定并未從根本上系統地明確檢察機關級別管轄的案件界限。目前的司法實踐中,上下級檢察機關之間職務犯罪案件的管轄權通常是依據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級別進行劃分,這種做法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排除了辦案阻力,而且還與黨管干部的組織原則相適應,從實際效果上看是值得肯定的。根據司法實踐結合目前案件數量等情況,應考慮與現有的單行級別管轄規定相銜接,實行分級立案并可以具體規定為:最高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部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必要時也可以立案偵查廳(局)級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全省廳(局)級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必要時也可以立案偵查縣(處)級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分、州、市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本轄區縣(處)級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必要時也可以立案偵查科級國家工作人員的犯罪案件;基層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本轄區的犯罪案件。
2、明確指定管轄的具體情形。指定管轄的目的是解決管轄中出現爭議,防止管轄推諉、扯皮現象,因此,指定管轄是一種輔助性手段,只能在特定情形下即地域管轄和級別管轄適用后仍無法確定由誰管轄的情形出現時才能使用。筆者認為,依據現有司法解釋和辦案實踐,在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上級人民檢察院查明情況后可以指定管轄:管轄權有爭議的;管轄權不明的;直接受理立案偵查的案件;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因案件涉及本院檢察長、副檢察長、偵查部門領導回避,不宜行使管轄權的;辦案人員人身安全或公職地位受到嚴重威脅,采取措施后仍無法確保案件繼續偵查的;案件主要事實涉及知識產權、計算機網絡等專門知識,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沒有熟悉相應知識的偵查人員的;因地震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無法行使管轄權的;有管轄權的人民檢察院認為偵查確有困難,請求移送上級或其他人民檢察院偵查的其他案件。此外,最高人民檢察院應當統一設計指定偵查管轄決定書、案件交辦通知書、案件提辦通知書等三種法律文書,并明確其使用的法律依據和使用要求。
3、規范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自行發現線索的管理。一是要建立健全線索的管理、會商、評估機制,確定專人統一歸口管理自行發現的線索,明確登記、分流、反饋時限,加強線索的分析與有效整合。二是在《規則》中增加職務犯罪偵查部門自行發現線索的規定。對于職務犯罪偵查部門在案件初查或偵查過程中發現的其他案件線索,應當在案件偵查終結后一個月內,比照《規則》第一百五十七條控申部門分流線索的要求,將自行發現的非本院管轄的其他案件線索及時移送下級人民檢察院或其它他同級人民檢察院。移送重要的案件線索應當經檢察長批準。
4、賦予當事人及其近親屬和法定代理人管轄異議權。對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具有公安機關應當立案而不立案、公安機關以不當理由立案偵查應當屬于檢察機關立案偵查的案件、其他不利于案件客觀公正辦理等情形之一時,當事人及其近親屬和法定代理人可以向省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管轄異議,并附相關理由和材料。
但是目前刑事訴訟法對刑事案件包括職務犯罪案件的偵查管轄并沒有作出明文規定。所以你們有什么問題還是可以咨詢律霸網的專業律師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手腕功能鑒定評殘
2021-01-22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肇事逃逸中二次肇事如何處罰
2020-11-23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工程質量不達標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租房怎么防中介風險
2020-12-17未經協商單方變更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1-02什么情況可以適用勞務合同
2021-01-09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產品責任保險條款概念
2020-11-20保險合同保證金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6導游人士購買保險全方位攻略
2021-03-07保險公司可以解散或者倒閉嗎
2021-01-21保險公司不承擔或者免除承擔責任的情況
2020-12-25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公司保證金退還時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0投保人應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2保險利益原則的目的和適用范圍是什么
2021-02-11被謀殺未指定受益人 百萬理賠金何去何從(2)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