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了航*險為何不賠付
日前,市民朱小姐和朋友一起前往日本游玩,出發前在淘寶上訂了**財險的暢行天下意外險,保額80元,包含意外保障、緊急救援、延誤保障等多項內容。7月11日,當朱小姐一行人按時到達機場準備回國時,正好趕上了臺風“燦鴻”造成的航班延誤。
“總共收到航空公司發過來的兩條短信,第一條是說航班預計要延誤6小時,后來我們等了快4個小時后,又通知要延誤18個小時。”朱小姐告訴記者,因為回國后還有很多事情,所以自己和朋友商量后,決定重新購買另一航空公司的機票先行回國,同時向**財險的官方客服電話報案,申請理賠,“按照保單上寫明的每延誤5小時能夠賠付300元。”
第二天,朱小姐收到了**財險理賠部的電話,“一位姓馮的工作人員告訴我,說我們的航班最終取消了,因為我們買的是航班延誤險不是航班取消險,所以不能賠付。”對于這樣的答復朱小姐表示不能接受。
記者了解情況后,與“平-安暢行天下險”的銷售公司**財險浙江分公司理賠部朱經理取得了聯系。朱經理表示,“工作人員和客戶的溝通上可能有些誤會。按照朱小姐的情況,如果乘坐的該航班延誤時間達到賠付時間,那么無論航班最終是否取消,都可以獲得航*險的賠付。”朱經理告訴記者,如果被保險人乘坐的航班延誤時間未達到賠付條件就取消了,那么航*險是無法進行賠付的。
航*險理賠需備好四項材料
經過這么一段小插曲后,朱小姐的案件也順利進入理賠環節,但是所謂的航班取消險究竟又是什么?和航班延誤險是一回事嗎?
業內人士透露,延誤險和取消險是兩個不同的險種,如果航班取消,理賠時需要看購買航*險時,是否約定航班取消也可以賠付。“有的保險公司與旅游網站合作銷售的航*險,如果航班取消客戶可以獲得100元賠償金,但有些渠道銷售的航*險是不包含航班取消責任的,消費者要提前了解清楚。”
記者了解到,市面上的延誤險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航空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航空旅行險;另一種是銀行信用卡和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的延誤險;還有一種是保險公司通過商旅平臺銷售的延誤險。在各種航*險中,僅有少數航班延誤險可單獨投保,多數在綜合旅游保險中以附加險形式出現。保額可以自選,市場上多數以延誤2小時以上為賠付標準,賠付金額為200元、400元至上千元不等。
此外,各家保險公司在理賠形式以及理賠渠道上并不統一,可以通過微信理賠、網站自助理賠、客服電話報案理賠。但其相同點在于,均為“被動式理賠”,即首要條件是被保險人自主申報。
人保財險理賠中心相關人員提醒,如航班延誤時間達到理賠條件,被保險人需在指定時間內電話報案,一般為48小時內。同時還需提供航空公司開具的延誤證明、延誤航班的登機牌、被保險人的身份證復印件、銀行卡復印件共四項材料。該人士透露,“通常情況下,保險公司在收到材料后,1-2個工作日會審核完畢,情況無誤,3-5個工作日即可得到賠償。”
綜合上面的相關知識,我們可以知道:對于航班延誤會有相應的賠償的,同時消費者也是需要提供相應的材料。如果您的問題比較復雜,律霸網也為您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范文康,貴州卓舜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畢業于國內知名公安類院校法學專業,法學理論功底深厚、法學專業知識扎實。由于學校的特殊性,范文康律師曾在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公安局學習,協助民警辦理各類治安、刑事案件,成功調解多起疑難經濟糾紛案件,具有豐富的法律實操經驗。范文康律師始終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執業理念。在律師事務所實習、執業期間辦理的案子基本上都實現了委托人的訴訟目的,得到委托人的一致好評。一直為貴州合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貴州苗小妹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繽幕咖啡店、貴州赤兔馬科技有限公司、沿河一品源電子商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普安縣小茗哥哥茶業科技有限公司等企業提供法律服務,訴訟及非訴業務經驗豐富。
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在國外非法務工如何處罰
2021-01-032020員工勸退賠償標準是怎么規定的
2020-12-04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需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06幫朋友炒股賠錢怎么算
2021-03-10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保險人在理賠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30責任無法認定如何理賠
2021-01-10互聯網保險的概述內容
2020-12-07保險法是如何規定固定資產投保的內容
2021-01-20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索賠時怎樣行使權利?
2021-01-26什么是被保險人
2021-02-05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農村機動地能買賣嗎
2021-02-12《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條解讀
2020-11-08土地互換糾紛上訴答辯狀怎么寫
2021-01-21土地流轉后,土地補償款該歸誰
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