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交易習慣應該如何適用
【裁判要旨】買賣合同雙方對發生的現貨交易當時未能清結,也無書面合同,致使權利義務發生歧義,此時應考慮在相關地域、相關行業普遍采用的做法或規則,依當事人習慣或慣例確定。
【案情】彭某自2003年起長期向**公司(系劉某個人獨資企業)銷售原料小麥。2008年以前,雙方是貨到付款;2008年以后,彭某每次向**公司供應原料小麥均由其送貨到雙方約定的過磅處,由**公司負責人劉某或其工作人員到場監督過磅后送到公司內卸貨,過磅處出具稱重單由**公司的工作人員簽字確認彭某送貨的事實。彭某遂定期憑其持有的稱重單找**公司或其負責人劉某結算小麥款。2009年12月30日,彭某向**公司銷售了一車小麥,在過磅處稱重后為23560公斤。彭某已將該車小麥交付給**公司并經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彭某持有的一聯稱重單上簽字確認。后雙方在結算小麥款的過程中對該車小麥的貨款是否已給付發生爭議。為此,彭某以簽字的稱重單為依據訴至湖北省安陸縣法院,要求**公司及劉某支付貨款。
【裁判】安陸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結算是以欠條為依據,重單不能反映債權債務關系,遂判決駁回彭某的訴訟請求。
彭某不服原審法院判決,向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孝感中院經審理認為,本案有三個焦點問題:
一、買賣合同是否成立。本案中彭某于2009年12月30日將一車共23560公斤小麥送到**公司營業地,其出賣的標的物內容具體、明確,此行為應視為要約人彭某向受要約人**公司發出的現物要約;該公司及時安排工作人員進行了當場檢驗并過磅接收了貨物,出具稱重單簽字確認,應視為受要約人**公司對受領標的物的數量及質量、品種、等級、價款等符合其要求,依據合同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根據交易習慣及誠實信用原則,即依事情性質決定**公司作出的承諾不需通知,而以已受領標的物的行為即以意思實現的方式對要約作出了有效承諾表示。因此,本案中雙方之間買賣合同依法成立、有效,**公司是該宗貨物的買受人。
二、合同中雙方權利和義務不明的確定。在買賣合同中,出賣人的義務包括交付標的物、移轉標的物的所有權、權利及物的瑕疵擔保責任;買受人的義務包括支付價款、受領并及時檢驗標的物。本案當事人按當地本行業內俗成的交易規則,未采取書面合同形式,以致在發生爭議時當事人必須舉證證明合同的存在及合同關系的內容。**公司出具的稱重單載明了交付的品種、時間、數量等內容,且雙方以及其它供貨方均已有過多次以同樣條件、方式的交易,該系列交易的慣有規則已在該地域、該類經濟流轉關系中被當事人所認知、接受和遵從,其做法、方法或規則已被當事人所習慣采用,**公司理應知道出具稱重單的性質和效力,對此**公司也未持異議。該票據應作為出賣人向買受人交付貨物的文字材料憑證,也是證明雙方合同成立的重要依據,但不能證明合同關系的具體內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明確,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應參照習慣或慣例加以補充。
本案中出賣人彭某交付了標的物,買受人**公司也受領了標的物并已實際占有使用,出賣人已現實交付,其交付義務已消失,買受人應當按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雙方對價款約定不明確又不能達成協議的,應當按照合同訂立時合同履行地的市場價格并參照當事人之間以同樣條件多次交易的價格合理確定價款。**公司將簽字認可的稱重單交付彭某持有,該單據載明了貨物交付的時間、數量,稱重單雖未記載計價標準,但依據當事人歷來的交易做法和該行業在該地區當時的市場行情,可以確定該宗貨物按每百斤92元的標準計價,雙方對此也均無異議,其稱重單可以作為書面依據證明出賣人彭某對買受人**公司享有有效債權。
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當事人對價款的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又不能協商一致,依據合同的其他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不能確定的,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的同時支付價款。本案中雙方對小麥款的支付雖無明確約定,但依據雙方長期在交易過程中形成的習慣及歷來貨到付款的做法,**公司應及時向彭某支付貨款。
三、交付貨物票據是反映雙方債權債務關系的憑證之一。彭某向**公司交付貨物,**公司受領貨物后經檢驗符合其要求,遂將作為具有收貨憑證的稱重單交付于彭某,作為合同一方當事人的彭某已完全履行了出賣人的義務。**公司應按稱重單載明的貨物數量依交易習慣合理確定價款向出賣人彭某支付,以履行買受人的義務。
稱重單在雙方的交易中既是交付貨物憑證,又具有債權憑證的效力,這也符合客觀上一般人的認識與交易習慣。本案當事人在交易過程中無論是以稱重單進行結算貨款還是將稱重單轉換為欠條作為債權憑證,其作為貨物交付憑證的稱重單應是反映雙方之間債權債務關系存在最基本的依據,雙方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以何種表現形式為依據并不重要,作為買受人應證明該宗貨物的價款已付清才是關鍵所在。**公司及負責人劉某主張應以欠條為債權憑證無事實和法律依據。
孝感中院判決:撤銷原審判決,改判**公司、劉某支付彭某貨款4.3萬余元。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在簽訂買賣合同的時候,我們需要判斷買賣合同是否成立,雙方的利益和義務是否明確,如果不明確之后是很容易產生糾紛的,并且雙方在進行交易的時候,還要保留相關的票據作為證據。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從上訴到取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3-24勞動關系能否主張人身損害賠償
2020-11-12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果有異議具體采取哪種方法來處理
2021-02-14被贈與有戶口限制嗎
2020-12-07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條款
2021-03-11人身保險的被保險人具體是指誰
2020-11-15被保險人的直接解除權行使條件有哪些
2021-02-27《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原保險與再保險區別在哪里
2021-02-12保險合同出現糾紛處理方法有哪些
2021-03-24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客體是什么意思
2021-01-27承包的林地可以建房嗎
2020-11-27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拆遷補償合同是否有時效限制
2021-01-09房屋拆遷補償協議中應該有哪些補償條款
2021-02-19鹽城宅基地拆遷如何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