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保險基金數額如何確定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失業保險金的標準,按照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失業保險條例》
第十七條?失業人員失業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定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第十八條?失業保險金的標準,按照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
失業保險的繳費基數是怎樣的
《失業保險條例》規定,城鎮企業事業單位的繳費基數為本單位工資總額,個人繳費基數為本人工資額。
1、單位工資總額按照國家有關工資政策予以認定其構成和計算方式。它是指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全部職工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2、本人工資是指由單位支付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或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等,不包括其他來源的收入。
3、在確定繳費基數時,各地可以根據情況統一規定各單位以哪一個時期的工資總額和工資額為繳費基數。如:可以上一年度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平攤到本年度各個月份,每月按相同數額征收;可以上月單位工資總額為基數,按實際發生數確定征收數額;對工資總額不易認定的,可由負責征繳的機構參照當地工資水平和該單位生產經營狀況核定繳費基數。個人繳費基數的確定方法應與單位相一致。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失業保險金的標準,按照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高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水平,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確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醫療事故股骨頭手術怎么鑒定
2021-01-24老板不發工資如何討薪
2021-03-23征地補償規定有哪些呢
2020-12-08廉租住房申請書怎么寫
2020-11-21因公殉職認定標準是什么
2020-12-29對法定繼承人的誤區認識有哪些
2021-03-14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婚內能主張居住權嗎
2021-01-06軟件偷偷打開攝像頭竊取用戶信息違法嗎
2020-11-22用人單位有權擅自變更勞動者工作崗位嗎
2021-03-09家庭財產協議書如何寫
2021-01-09房屋保險中的分類有幾種
2020-11-27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海洋運輸貨物保險的險別分類有哪些
2020-12-01交通肇事致死逃逸保險賠償嗎
2021-02-16工程質量保險怎么投保
2021-03-10保險人合同解除權的行使方式有哪些
2021-03-04違反交通安全法拒賠合理嗎
2020-12-30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個人代理人保險代理合同
2021-01-31保險代理人簽訂假合同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