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人的意思表示,這主要是當《合同法》第六十五條中的當事人約定理解為債權人之間的約定時,與《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債權人同意不易區分。小編認為第六十條中的當事人應理解為債權人與債務人的約定,并告知第三人;債務人與第三人約定由第三人履行。因為第三人代為履行與債務轉移產生的法律效果完全不同,在第三人代為履行的法律關系中第三人為該合同的履行主體不承擔繼續履行及違約的責任;而在債務轉移中第三人代替原債務人成為新的合同主體,承擔繼續履行及違約的責任。這兩種法律關系的區分對債權人及第三人影響較大。所以要求債權人有明確的意思表示即債權人、債務人、第三人達成三方協議,同意轉移債務或債權人與第三人達成債務轉移協議。但若債權人默示受領的則不能一味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為作為債權人而言只要有人愿意履行義務固然很好,但接受他方為合同的主體需要綜合考慮其信譽、資歷等情況,在不能明確債權人是否接受他方為合同主體的心理基礎時,讓其承擔債務轉移的后果,對債權人而言有失公允。這時則要綜合其他兩個因素予以確定。
第三人與合同當事人之間的關聯度。如第三人與債權人之間存在直接的三角債關系,則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為第三人與債權人、債務人之間的合同履行存在著厲害關系,不僅是為協助履行的行為更是完成個人合同義務的需要。此種情況并未加重第三人的責任,而債權人若是知道此種關系,心理上有接受第三人為合同主體的心理基礎。認定為債務轉移對雙方而言并無不妥。如第三人與債務人之間存在著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知道該關系接受第三人履行的,也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理由同上。當人這里講的債權債務都是可以轉移的。但如債權人不知其合同關系,而是默示受償的,則要考慮另外一個因素。
第三人有無承擔履行不能的意思表示,若在上述情況下第三人有愿意承擔履行不能責任的意思表示,而債權人又默示受償的則可以認定為債務轉移。因第三人有承擔合同后果的意思表示(抵押、擔保等)而債權人有受領之行為,有受償之保障,對雙方并無大礙。
以上就是由律霸網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第三人代為履行及債務轉移的一些相關要點,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違法征地查處過程中,政府不作為怎么辦
2020-12-24開車闖黃燈算不算交通違法呢
2021-02-17擔保法解釋一
2020-12-14子女贍養父母有哪些應盡義務
2021-01-26責任認定書一出來保險公司就要賠償嗎
2021-03-05委托異地執行申請書
2020-12-01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訴訟保全擔保怎么寫
2021-01-06勞動關系解除后用人單位須在15日內辦理檔案轉移手續
2021-02-28我所主任作為大連律協連任的金融保險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組織召開本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委員工作會議
2020-11-28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建筑工程保險的性質及其特點有哪些
2021-01-16解除人身保險合同返還保險法有什么規定
2020-12-22交通事故本車人員受害能否要求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6同一被保險人兩車互撞應如何處理
2021-03-04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的索賠方式有哪些
2021-02-08公交客車沒買保險能運客嗎
2021-01-25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受害者加強險的拒賠情況有哪些
2021-03-01兼業保險代理人必須符合的條件有哪些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