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合同違約責任是哪些?
(一)支付違約金
違約金:指合同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的,在合同債務人不履行或不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時,向對方當事人支付的一定數額的金錢。
第一百一十六條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114條第3款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后,還應當履行債務。
(二)損害賠償
損害賠償:是指因合同一方當事人的違約行為而給對方當事人造成財產損失時,違約方向對方當事人所作的經濟補償。
范圍: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但不包括非財產損失,即精神損害。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限制規則:合同預見規則、減輕損害規則、損益同銷規則。
第一百一十九條當事人一方違約后,對方應當采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采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三)繼續履行
繼續履行:是指由法院或仲裁機關作出要求實際履行的判決或下達特別履行命令,強迫債務人在指定期限內履行合同債務。
(第一百一十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錢債務或者履行非金錢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對方可以要求履行,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法律上或者事實上不能履行;
(二)債務的標的不適于強制履行或者履行費用過高;
(三)債權人在合理期限內未要求履行。)
(四)其他補救措施
第一百一十一條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按照當事人的約定承擔違約責任。對違約責任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受損害方根據標的的性質以及損失的大小,可以合理選擇要求對方承擔修理、更換、重作、退貨、減少價款或者報酬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二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在履行義務或者采取補救措施后,對方還有其他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房屋延期交付怎么賠償
2021-03-05緊急避險與正當防衛的區別有哪些
2021-03-03行政訴訟證據采信規則
2021-03-14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行政賠償是國家來賠償嗎
2020-12-20證監會大股東增持法規內容是什么
2020-12-19不是上市公司能進行股權融資嗎
2021-02-12定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2-16不準離婚能請求損害賠償嗎
2020-12-23仲裁委裁決下來養老,單位仍然不給怎么辦
2021-03-22交通事故誤工費證明怎么寫
2021-02-15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物保無效人保對債務如何承擔
2020-12-02簽了不平等合同怎么辦
2021-01-24預售合同是否可以撤銷
2021-02-20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被保險人范圍及人壽保險理賠申請人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1國內陸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