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暴離婚怎么收集證據
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后果的行為。
當自己遭遇到家庭暴力時,首先要想到留下證據:
(一)在24小時之內向當地警署報警并開驗傷單;
(二)到附近醫院去驗傷;
(三)將被毆打致傷的部位拍攝成照片保留下來。其次如果傷勢較重,費用較大,可以要求損害賠償。再次還可以去對方的單位、當地的居委、街道、區、市的婦聯反映情況,請求幫助,或咨詢律師,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依據《婚姻法》第43條,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當事人單位應當對家庭暴力進行勸阻調解。公安機關也應當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進行制止,或對施暴者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二、怎么防止對方報復
遭遇家暴時,可以求助鄰居或者是居民委員會,嚴重的應報警處理,因家暴導致感情破裂,無法繼續生活的,可以要求離婚,和對方到民政局辦理離婚登記手續,協商不成的,可以到法院起訴離婚。
家庭暴力的法律責任
1、民事責任。根據新婚姻法的規定,家庭暴力是法定離婚理由之一,而且受害者可以要求家庭暴力實施者承擔損害賠償的民事責任。
2、行政法律責任。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對實施家庭暴力尚未構成犯罪的可處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罰款或者警告。
3、刑事責任。嚴重的家庭暴力會構成刑法中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侮辱罪等罪。其中,家庭暴力實施者對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經常以打罵、捆綁、凍餓、強迫超體力勞動、限制自由等方式,從肉體、精神上摧殘、折磨,情節惡劣的,構成“虐待罪”,應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引起被害人重傷、死亡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家庭暴力實施者使用暴力公然貶低其他家庭成員人格,破壞其名譽,情節嚴重的,構成侮辱罪,應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剝奪政治權利。家庭暴力實施者故意非法損害他人身體健康的,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或致人死亡的,按照刑法最高可判處死刑。
根據法律法規,家庭暴力實施者以暴力手段干涉家庭成員結婚和離婚自由的,同樣觸犯刑法,構成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拆遷二手房能公證嗎
2021-01-12醫療事故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多久
2021-02-26行為人故意在高空拋物的會構成犯罪嗎
2021-02-06法律對大學生實習期工資有規定嗎
2021-02-14被害人訴訟請求怎么寫
2020-11-12拆遷返還的宅基地可以買賣嗎
2021-01-01涉外婚姻辦理結婚證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1行政機關凍結銀行存款可以不通知當事人嗎
2021-02-28交通事故簡易程序
2020-12-05轉繼承效力如何規定
2020-12-12商業銀行接管決定是否要公布
2021-01-05與中介公司簽約如何避免糾紛
2021-01-16見 證 書(處理公民財產事宜)
2021-02-23自愿放棄社保提出離職有補償金嗎
2021-02-25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公司單方調崗降薪是否屬于違法
2021-01-20被保險人死亡后,投保人解除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0-11-10違約責任保險是怎樣的
2020-12-29關于熊孩子小區內刮花車案件分析
2021-03-15保險代理人在其業務中欺騙被保險人應當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