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未成年人父母死亡哪些人能擔任監護人
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規定,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這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3、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二、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的監護權是法定的,這不會受父母離婚的影響。但實踐中,因為父母的死亡或者不具有監護能力,導致無法行使監護權,這個時候出于對未成年子女利益的保護,法律就允許其他具有監護能力的近親屬來擔任監護人,這樣對未成年子女的利益保護、教育監管也是有幫助的。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聽證程序中的法定事項包括哪些
2020-12-23治安強制措施的種類
2020-12-11質押物是否可以自行變賣
2021-03-03如何認定非道路事故
2021-03-01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商業銀行破產清算存款怎么辦
2020-12-10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房屋產權證明辦理手續是什么
2021-03-01員工連帶刑事責任怎么處理
2021-02-14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勞動者在安全生產方面有哪些權利
2021-02-09雇傭關系和勞動關系的法律區別是什么
2021-02-07勞動爭議仲裁和解與仲裁調解的區別
2020-11-25星期天發生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合法嗎
2021-01-22人身意外傷害險
2021-02-08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把人撞傷理賠后不服怎么辦
2020-11-18車門跌落傷人是否構成道路交通事故?
2021-02-03保險合同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1-02-26代理公司未及時出保單 保險公司被判承擔理賠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