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上網非常自由和方便,可以通過發帖表達自己的主張等。有些別有用心的人,在網絡上面傳播不良信息,對國家領導人等進行誹謗。網絡誹謗信息被傳播次數達到一定標準,就構成立案,公安機關可有批捕犯罪嫌疑人,交給法院審理。那么,網絡誹謗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做個具體介紹。
一、網絡誹謗罪的量刑標準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一款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本罪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并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行為人的目的在于敗壞他人名譽。如果行為人將虛假事實誤認為是真實事實加以擴散,或者把某種虛假事實進行擴散但無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則不構成誹謗罪。
二、誹謗是否構成犯罪的界限是什么?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比如,為毀損他人名譽而揭人隱私,越揭露得逼真,其侵權性質越為惡劣。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0條規定。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網絡誹謗違法犯罪呈現多發趨勢。根據最新的司法解釋,網絡誹謗罪的量刑標準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傳播侮辱誹謗信息,被轉發五百次以上的,就符合立案標準。人們上網的時候,發現這種不良信息后,可以向互聯網平臺舉報,或者向派出所報案。
網絡誹謗犯罪主體有怎樣的刑事責任
利用互聯網侮辱他人和誹謗他人如何處理?
誹謗罪起訴狀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冊資本可以動用嗎
2020-11-25醫療糾紛能否增加訴訟請求
2021-02-13房子交了定金事后漲價算誰的
2021-03-14危險駕駛罪所需要的證據有哪些
2020-12-12收取支票時需要提防哪些“支票陷阱”
2021-02-23債務人可以放棄遺產繼承嗎
2021-03-03女方離婚訴狀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1顧客乘商場扶梯時受傷誰該賠償
2021-02-12顧客在超市摔傷流血該怎么辦
2020-12-08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如何預防房屋中介糾紛,房屋中介糾紛怎樣防范
2020-12-12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勞動者被追究刑事責任幾年后能否開除
2020-12-12綜合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04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是什么意思
2021-02-01管理瑕疵亦應承擔民事責任
2020-11-10怎么對保險業非法集資處理
2020-12-07車禍對方責任保險公司怎么賠
2021-02-07解釋保險合同條款應當遵循什么原則
2021-03-06保險人的概念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