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肯定有很多離婚的案例,對于離婚我們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常見了。雙方有孩子的離婚家庭孩子的歸屬權肯定是其中最重要的問題了,我們國家的法律當中規定了在孩子沒有滿兩歲之前一般都是女方有撫養權。那么女方改嫁撫養權歸男方還是女方?
歸屬
夫妻離婚,一般也會導致夫妻其中一方失去撫養權。失去撫養權的一方將失去與子女共同生活的權利。不過,失去撫養權的一方仍然會享有探視權,可以在約定或裁判的時間內定期探視子女,與子女進行相對短暫的相處。
離婚時撫養權的歸屬,可以雙方協商,一旦協商不成,則需由法院判決。法院判決撫養權歸屬,一般根據有利于子女成長原則進行:主要考慮以下因素:夫妻雙方的學歷、工作、收入、年齡、家庭環境、子女的年齡等。
繼父母的對繼子女的撫養權
繼父母和繼子女之間的關系和一般的父母子女關系不同,具有姻親關系和教育撫養關系,但不具備血緣關系,這種權利和義務是可以解除的,由此推論: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生父(母)和繼母(父)都要求撫養該子女的,撫養權歸生父母所有。生父與繼母或生母與繼父離婚時,對曾受其撫養教育的繼子女,繼父母不愿意繼續撫養的,認為撫養關系已經解除,該子女仍由生父母撫養。
法律條款
《婚姻法》
第三十六條 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
離婚后,父母對于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離婚后,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后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行使探望權利的方式、時間由當事人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
第三十九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收養法》:
第十條 生父母送養子女,須雙方共同送養。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單方送養。
有配偶者收養子女,須夫妻共同收養。
第十一條 收養人收養與送養人送養,須雙方自愿。收養年滿十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征得被收養人的同意。
從上述兩部法律的規定可以看出,非婚生子女仍然是父母雙方的子女,父母雙方均有撫養教育探視的權利和義務,并不因為父母雙方離婚或解除同居關系而不復存在。因此,直接撫養小孩一方不愿意再撫養時,另一方可以要求變更監護權。
若一方送養,也需要經過另一方同意,并且要符合收養法關于送養人的規定.
第四條 下列不滿十四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養:
(一)喪失父母的孤兒;
(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
(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第五條 下列公民、組織可以作送養人:
(一)孤兒的監護人;
(二)社會福利機構;
(三)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子女的生父母。
第六條 收養人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無子女;
(二)有撫養教育被收養人的能力;
(三)未患有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四)年滿三十周歲。
第七條 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四條第三項、第五條第三項、第九條和被收養人不滿十四周歲的限制。
華僑收養三代以內同輩旁系血親的子女,還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的限制。
第八條 收養人只能收養一名子女。
收養孤兒、殘疾兒童或者社會福利機構撫養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可以不受收養人無子女和收養一名的限制。
第九條 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收養人與被收養人的年齡應當相差四十周歲以上。
對于女方改嫁撫養權歸男方還是女方的問題在我們國家的婚姻法當中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對于不同的情況是有著不同的撫養權歸屬規定的。總而言之是按照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的一方撫養權的獲得可能性會大一些,并且要求沒有犯罪史和傳染病等。
怎么打贏孩子的撫養權官司?
離婚子女撫養權判決標準2020
2020最新孩子撫養權協議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合同一定要法定代表人簽字嗎
2021-03-232020年最新空心房補償政策
2021-03-18現役軍人離婚可以不用部隊開證明嗎
2021-02-11反擔保不動產未經抵押登記有效嗎
2020-12-24破產債權的分類
2020-12-15什么是擔保期限
2021-01-01老人的贍養費能要多少錢呢
2020-11-082020最新的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等級是怎么樣的
2021-02-05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上海工傷護理費應該誰付
2020-11-30農田非法在別人土地上取土如何處罰
2021-02-14勞動合同變更的條件,變更勞動合同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勞動合同無效影響工資支付嗎
2020-12-26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實習協議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質
2020-12-30暫時失去意識致人損害是否應當賠償
2020-11-18勞動訴訟與勞動仲裁有哪些區別
2020-12-30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家庭財產保險對哪些情況的財產損失承擔責任
2021-02-08人壽保險合同非投保人簽字可行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