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法律規定,我國公民未滿十八周歲的為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需要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作為監護人,負責其安全,教育,成長等。監護人的種類有很多,那么,針對一個未成年人,這些監護人履行監護權的先后循序是怎樣的?律霸今天就來給您詳細講講監護人順序的知識。
一、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一是未成年人的父母;
二是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三是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
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
一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二是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三是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四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二、監護人順序
《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其他近親屬;
(四)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其實,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不單單指未成年人,還包括需要贍養的老人,精神病人等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群,他們都需要監護人。監護人順序從配偶開始,其次是父母子女,其他親屬,是按照血緣關系的遠近來排的。親屬都死亡或者不能承擔監護義務的,由相關部門制定監護人。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車分別押給兩家公司還不上了怎么辦
2020-11-28關于三級丁等醫療事故的規定
2020-12-24想訴訟離婚,女方把結婚證藏起來怎么辦
2021-03-02接管期限可以延期嗎
2020-11-08商標權許可轉讓合同無效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31唯一住房如何豁免執行
2021-01-08勞動合同期限規定
2021-01-22投保人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后果怎樣的
2020-12-10人壽保險的受益人如何讓認定
2020-12-04理財公司倒閉了怎么辦
2020-12-03理財保險的種類
2021-01-14因車輛丟失同時起訴停車場和保險公司應當如何處理
2020-12-17傷者死亡駕駛員駛離現場全責保險公司怎么賠付
2021-01-16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貨物掉落砸傷交強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12保險代位權的適用范圍是怎樣的
2021-01-24職場新人宜買短期險
2020-11-14小區強行違建物業可以強行拆除嗎
2020-12-06拆遷是否需要復議前置
2021-01-08廉租房拆遷的程序是怎么樣的
202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