訴訟時效和除斥期間是法律上一對相似但意義不同的法律概念,訴訟時效對于長期怠于行使的債權使其失去訴訟的勝訴權,以此督促債權人的行動。而除斥期間則是一種法律事實,對于時效內未發生的權利,時效一過權利即告消滅。那么,對于仲裁來說,它的時效規定應視為訴訟時效還是除斥期間呢?
一、仲裁時效是否屬于除斥期間
仲裁時效應當視為訴訟時效而非除斥期間。仲裁時效的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74條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有規定的適用該規定。法律對仲裁時效沒有規定的,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仲裁時效分為普通仲裁時效和特殊仲裁時效。按照法律規定,普通仲裁時效期間,從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算;但是,從權利被害之日起超過20年的,則不予保護。
仲裁時效的規定可以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可以中止、中斷和延長,不是除斥期間。
二、訴訟時效與除斥期間有什么區別
訴訟時效又稱消滅時效,指對在法定期間內不行使權利的權利人,使其喪失在訴訟中的勝訴權的法律制度。除斥期間為法定的權利存續期間,因該期間經過而發生權利消滅的法律后果。二者的區別如下:
1、適用對象不同。訴訟時效僅適用于請求權;除斥期間主要適用于形成權,也可適用于請求權,如《產品質量法》第45條第2款規定之10年期間。
2、構成要件不同。訴訟時效須兩個要件,即法定期間經過和權利繼續不行使之事實狀態;除斥期間只需一個要件,即法定期間經過。
3、法律效力不同。訴訟時效并不使不行使權利本身消滅,而只是消滅附著于其上的勝訴權;而除斥期間則使權利本身消滅。
4、期間起算點不同。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即權利人能行使權利之日起開始計算;而除斥期間自權利成立之時起算。另外需要說明的是,中國《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的20年期間,既非訴訟時效期間,又非除斥期間,而是權利的最長保護期限,自權利被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
5、期間是否可變不同。訴訟時效期間是可變期間,可以中止、中斷、延長;而除斥期間為不變期間,不能中止、中斷、延長。
6、法院是否可依職權主動適用不同。訴訟時效之經過必須經享有時效利益之人為主張之后法院才可適用之;除斥期間之是否經過,法院應依職權主動調查而適用之。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時效應當視為訴訟時效而非除斥期間,根據法律規定,有特殊規定的依照特殊規定,沒有特殊規定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是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3-23存單質押貸款轉讓可以嗎
2020-12-08房改售房面積如何計算?
2020-12-10什么是回購房
2021-02-20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煤礦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1-24什么樣的條件適合簽訂勞務合同
2021-03-22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消費者自愿購買過期食品造成損害可以索賠嗎
2020-12-02這種情況能否獲得人壽保險公司經濟補償
2021-02-02保險理財產品有的種類
2021-01-22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戴隱形眼鏡失明,保險公司失明保險會賠嗎
2021-01-02保險理賠中對哪些事情要進行監督檢查
2021-03-18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發生交通事故后,被保險人在向保險公司索賠時應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選擇兒童保險的原則有哪些
2020-12-20保險費的征集方式有哪些
2020-12-30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出讓金與劃拔價什么區別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