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監護人的設立方式,依我國民法通則規定有兩種:一是法定監護,二是指定監護。法定監護是指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而指定監護是指由權利機關指定監護人,下面律霸小編將為大家詳細介紹。
一、法定監護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民法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依次有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二、指定監護
指定監護是指有法定監護資格的人之間對監護人有爭議時,由監護權利機關指定的監護。
從《民法通則》的規定看,指定監護實際上是法定監護的延伸,仍屬法定監護范疇。指定監護只是在法定監護人有爭議時才產生。所謂爭議,對于未成年人是其父母以外的監護人范圍內的人爭搶擔任監護人或互相推諉都不愿意擔任監護人;對于成年精神病人則監護范圍內的人對擔任監護爭議,爭議項如同前述。《民法通則》規定的指定監護的權力機關,是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委會委員或村委會委員。指定監護可以是口頭方式,也可以用書面方式,只要指定監護的通知送達被指定人,指定即成力。被制定人不服指定的,可以在接到制定通知次日起30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裁決。指定監護未被制定人提起訴訟時,自收到通知后滿30天后生效;在提起訴訟時,自法院裁決之日起生效。
以上就是律霸小編對監護人設立方式相關法律常識的介紹,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
哪些人可以作為監護人,哪些人不能作為監護人??
監護人有哪些義務和職責?
夫妻離婚子女的監護權一定歸父親嗎? ?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各級政府征地審批權限
2021-03-19合伙開公司成立程序是什么
2021-02-15被煙花爆竹炸傷怎么賠償
2021-02-08公示催告申請后幾天催告
2020-12-05拆遷安置房的贈與協議有效嗎
2021-01-24工程停工買賣合同可否解除
2021-01-18勞動合同到期不續簽有補償嗎
2021-01-09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離退休多少年不能中止合同
2020-12-14關于北京勞動爭議管轄的地區主要包括了哪些
2021-03-22投保貨物受損后,被保險人應如何辦理索賠手續
2020-11-20人身保險合同中的受益人如何變更
2021-01-27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21-02-24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荒山承包變工業用地可以嗎
2021-03-09房屋拆遷許可證可否延期
2020-12-27營業房拆遷補償不合理該如何維權
2021-01-03鄭州宅基地建房拆遷如何補償
2021-02-02拆遷房征收房產稅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