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刑事案件解釋是什么?
以非法牟利為目的,在從事工商業活動中,違反國家產品質量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偽劣商品,嚴重損害用戶和消費者利益,危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應受到刑法處罰的犯罪行為。作為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的犯罪主體,依據刑法的規定,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單位。而單位既可以是合法成立的,也可以是未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的非法單位。無論是合法成立的,還是非法成立的,不影響單位構成犯罪。作為個人犯本罪的,為一般主體,即凡達到刑事責任年齡,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即可成為本罪的主體。當然不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
二、《刑法》
第一百四十條 生產者、銷售者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五萬元以上不滿二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十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五十萬元以上不滿二百萬元的, 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二百萬元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銷售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第一百四十九條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不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但是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依照本節第一百四十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生產、銷售本節第一百四十一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所列產品,構成各該條規定的犯罪,同時又構成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之罪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一百五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一百四十條至第一百四十八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 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有關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的犯罪事實認定和處罰情況在法律上是有明確的規定的,在司法實踐中,對于上述罪名的確定應當根據造成的實際犯罪事實后果來進行量刑處理,涉案金額越大的,那么所需要判罰的情況就會越嚴重,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既遂標準是什么
什么是生產銷售假藥罪?
生產銷售假藥劣藥犯罪有什么區別?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拘留后撤案可否賠償
2020-12-10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婚內協議及應注意的問題
2021-03-15配偶宣告失蹤婚姻關系如何認定
2020-11-14民法宣告失蹤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13離婚財產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4什么情況下格式合同無效
2021-02-20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或取消的賠償標準2020
2021-03-25海上運輸保險的承保范圍
2020-11-16人身保險可以退保嗎
2020-12-12被保險人死亡由誰承繼被保險人的權利義務
2021-02-26保險標的所有權轉移的認定
2021-01-25黑龍江殘保金的計算方式
2021-02-09車險理賠的幾個認識誤區
2020-12-0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條例
2021-02-23投保出口產品責任保險注意事項
2021-03-11誰可以申請土地出讓
2020-11-16可以對拆遷補償決定書提起行政訴訟嗎
2020-11-22城中村改造,拆遷補償依照“城市”還是“農村”
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