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過繼子女是否屬于收養
收養是指收養人和被收養人之間以設立親子關系為目的的法律行為;立嗣,又叫過繼,主要是指沒有兒子的男子,立同族的子侄為傳宗接代之人。
立嗣的性質并不等同于法律意義上的收養。首先,立嗣者可以有子女,而收養人必須沒有子女;其次,只有同族的男子才能被立嗣,而在收養關系中,無論是否同族、無論男女,都可以被收養;再次,男子被立嗣后,在法律上與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而收養關系一旦成立,養子女與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也就終止了。
“嗣子”與“父母”之間是否享有繼承權,關鍵在于是否形成了事實收養關系。如果形成,那么“嗣子”相當于養子,其和“父母”的撫育、贍養、繼承等法律關系,與生父母和子女的關系一樣。
《收養法》頒布實施之后,構成事實收養的立嗣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是過繼三方一致同意;二是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以父母子女相稱,并解除了與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三是過繼子女與過繼父母之間形成了扶養關系。
二、過繼子女與生父母的關系如何
在過繼認定有效的情況下,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是否也如收養關系一樣因過繼事實而消滅呢?根據民法的相關理念,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關系應依據過繼協議來確定。過繼協議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或強行性規定,應具有法律效力。進一步說,承認協議效力就是尊重民俗,能使裁判獲得廣泛的認同,真正實現定紛止爭。因此,協議約定過繼之后,不再與生父母發生關系的,可以按照收養事實處理;協議約定過繼之后,仍應對親生父母承擔贍養義務,仍有權繼承親生父母之財產的,應當認定過繼之后,過繼子女與親生父母的權利義務關系不變。象“一支開幾門”這種情形,如果完全按照收養關系來處理,社會效果就很差。如果過繼協議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的,要結合過繼子女與生父母之間是否存在扶養事實來認定。
民間中認為的過繼子女,其實要看具體的操作,才能確定是否可以認定為法律意義上的收養。符合條件要求,也辦理了手續或者進行了公證的,自然當事人之間就能成立合法有效的收養關系。而一旦成立收養關系,過繼的子女與其親生父母之間的權利義務也就會消滅。
收養人可以收養多個孩子嗎
收養人應當怎么辦理收養公證
收養法規定的收養條件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用別人的畫當頭像侵權嗎
2020-11-19遇到商標、專利侵權如何取證
2020-12-14新三板掛牌概要
2021-01-08代理賣掛犯法嗎怎么量刑
2021-02-01分手協議是指什么
2021-02-20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消費者購物時被電擊傷,商場是否擔責
2020-12-24勞動合同變更是怎么回事
2021-02-25單位與個人簽訂勞務合同需注意什么
2021-03-15農民工在用人單位工作期間應享有什么權利?
2020-12-24壽險如何理賠,保險金是否可以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18意外事故賠償標準是多少
2020-12-29飛機延誤險可以賠償嗎
2021-03-14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基本特征
2020-12-03出事故了修車花了八萬多,第二年保費怎么加
2021-02-18保險合同生效
2020-12-20某家具廠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06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保險公司夸大保險保障范圍如何處理
2021-03-01保險公證人管理規則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