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產清算業主與銀行的債務分別是怎樣的
1.相對人對債務人享有的支配權。
相對人作為破產程序當中的參與人對債務人所享有的債權。至于這些人到底是那些人并不重要,我們所關注的是這些支配權的類型,簡單的說就是取回權和別處權。我們在支配權上用的是民法上的概念,在一個破產程序當中,對債務人的財產是債務人所占有的財產,將不在破產程序當中清償。即便是在我們現有的破產權,這些權利的實現也不受破產程序的制約。債權在破產權利當中最后發現其清償率為零,也就是說到最后沒有拿到錢,可能是因為所有的財產都被別處了。當這個企業所有的財產抵押給了某一個銀行,那么其他的銀行清償度為零,所有的抵押財產都是別處財產從破產財產中拿出來。這是我們現有的破產法采取的這種模式。我們一個債務人在這個問題當中本來面臨的可能就是這些相對人向其主張權利,“你的某個財產是我的,而我要拿走,你的這個設備是從我這里租來的,那么你破產了我要拿回去。”這是就是支配權。當你拒絕他的時候,這種支配權就變成物上請求權,我們學習法律的對這些權利認識起來比較容易,這是僅作簡單介紹。
相對債務人所享有的支配權包括取回權和別處權。別處權主要指是擔保財產,取回權主要指所有權屬于他人的財產,這兩種財產在破產財產之外不參加分配的,債權人也沒有什么指望,這是第二權利。相對債務人所享有的請求權,這里所說的請求權并不僅限于債務人的請求權,這個請求權利主要是債權,那么在支配權受到侵害的是可能產生物上的請求權,這里的請求權和支配權可以并列在一起使用。
2.相對人對債務人享有的請求權。
一個破產財產會被那些請求權所請求所分割,要回答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打開破產法來指明按照秩序情況來產生。
首先一個請求是破產費用,任何一種請求權所及的標的額不可能高于破產費用。即使這個企業的財產全部給破產費用耗盡了也值得支付破產費用。例如在四年多以前**國際興隆公司(注:似乎應當是廣東國際信托公司)破產以后大概清算了有3個月,開一次債權會,提出相應的費用太高,清算下來估計這個錢全都被拿走了,但是這個案子結案后畢*威(會計師事務所)拿到了5億清償費用左右,是很高的。
其次是為了債權人的共同利益,或是為了破產財產的保值增值所負擔的一些債務。這一點因為破產以后的公司,在中國實際上也存在破產后的融資,也許做銀行的同志可能認識上面只看過中國清算的破產,沒有看到成長式破產,所以認為銀行絕對不可能讓對破產企業貸款。但實際上企業破產以后還是可以經營,可以貸款,可以發生新的借債業務,這個時候發生的新的借債業務放在一個很新鮮的地位上清償,這樣才能保證銀行債權人給破產企業貸款。正確情況下,如果江蘇一個企業破產了,江蘇法院受理以后很多銀行搶著要給他貸款,因為這些銀行就抓住這個項目;如果問題不多,從破產情況下就回來,那么原來的貸款按比例清償也沒有多少錢。對此必須對其確定一個定位,所以在中國企業破產以后,發生新的一筆貸款也是很正常。還有一個是政策性的,在企業破產以后為安排職工生活,必須要給其一些生活費,那么這個時候通過政府和銀行協調給法一些貸款給職工做生活費,然后清償以后先還銀行貸款,這個時候也是符合破產以后的工資,給其優先權,這個也是符合的,我們把這個叫做安定團結貸款。
此外還會有公法所產生的一些賠償。在我國現在還沒有體現在我們破產法里面,但是在新的破產法里面就有了,在聯合國推廣的破產法里面也有,如果說這個企業造成環境污染應當產生的賠償,這種賠償相對于公法產生的賠償請求是由國家作為代表來請求的,在我們也有一些地方的試點。比如檢察院代理受損害的老百姓起訴污染企業,最高法也是在有些地點在搞試點。但只是一個試點,因為我們的訴訟法還不配套。那么根據公法所產生的賠償有一個公法的機關形式請求權,所形成的這個賠償必須放在司法的權利之前,這也是一個請求權。
對于公司,勞動債權就是像勞動法一樣,即不是公法也不是司法,所以工資既不像一個公權也不像私權,我們只能說是一個混合性權利。這種工資的清償權在任何一個法律程序里面都要優先考慮,無論是那個國家的法律。公司包括勞動保險,強制保險,公司的勞動保險基本上認為是勞動債權,這個概念實際上國內的上層的立法機關不太愿意用,主要是害怕產生上的分歧。實際上在國際上勞動組織,我們國家參與其中都是用勞動債權。
補償金也是企業破產以后對勞動者的補償。本文的請求權順序是根據法律來的,在勞動補償以后才會往后面談到一些稅收債權等,我國現在破產法沒有這些一個分類,實際當中也基本上沒有列出債權的清償,但是新的破產法里面它會有一些分類,主要是懲罰性的罰款性的性質。這些從國產法費用的一系列的權利下都是請求權,請求的對象都是應對破產財產,這是我們破產程序當中人都會碰到的情形。如果一個企業所有的財產都沒有設置抵押,也沒有占有別人的財產,也沒有租別人的生產線,所以破產的時候就沒有進行支配權,但是請求權于所有的破產里面都有。
3.債務人及其清算組對相對人享有的請求權。
這也是一個請求權的,是債務人及其清算組相對人所享有的請求權,這是我們所要認識的權利分配。我們知道新的破產法,已經是不可逆轉在中國采取的破產管理人制度,這個制度從破產程序一開始到最后的結果,包括其中各個階段都出現,而且破產管理人,從制度上來說可以是特別的清算組,是大型國企有主管部門組成清算組,也可能是中介機構以機構的名義如畢*威這樣的事務所,也有可能是律師會計師個人,但歸根到底是個人。因為按照破產管理人制度,這個管理人要承擔破產清算的法律責任,正因為要承擔清算責任,也只能是個人承擔責任。如果組成一個清算組,那么同時也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給清算組進行保險,如果以中介機構名義作破產管理人,實際上還是以中介機構當中的那些從業人員作擔保還是要落實到個人身上,所以緊接著就是要開展破產管理人的培訓和資格考試。那么當一個律師個人也好,其面對前面的支配權因為其義務程序之外,就是認定人家有沒有這個權利,破產管理人的權利很大,一個人向破產管理人提出來在這個企業的財產上我設置了抵押,因此要求在破產程序之外優先清償,管理人權利很大,可以認定你這個管理是否有效,無效可以拒絕,如果你認定其拒絕的不對,可以到司法機關進行起訴,新的破產法規定的很嚴的,不像現在的破產制度。我們第三個管理所說的債務人及其清算組相對人的請求權也是屬于破產管理人員要研究,因為現在按照法院的指定或者債權會議的決議選了某人或機構作管理,其就有義務管理破產財產,顯然其有義務把那些屬于債務人財產但是被別人所占有的財產給追回來。涉及到要相對人,如果其享有部分請求權利話,也要履行一個職責。第三個人欠企業的債權,要求其支付是破產管理人的權利,對方要么履行要么提出異議,如果既不提出異議也不履行,那么就可以請求法院強制性的執行;如果提出異議,就在法庭上見。破產企業承租的設備的企業享有一個物權的請求權,破產管理以其特殊的身份為其身后的債權人負責。很多的企業為什么破產?因為別人的錢欠得太多,還欠了三角債,因為他不換我錢,我就沒有錢還你了。所以這個時候企業就要追債。為什么破產管理人有的時候是律師有的是會計師,那么律師發揮的作用就大一些,其可能會采用訴訟的方式進行追債。我們現在中國現行的破產法,破產管理員管一切,如果發現某一個企業欠了破產企業的一筆債務可以向其發通知,如果不還,可以直接申請設立案件法院執行;直接申請,程序也比較簡單,要求破產管理人要到這個債務人去告,推動那個法院來解決,所以效率上會低一些。但有一個好處,搞破產的人可能知道,我們現在的制度是相當于樹立破產人的法律權利非常大的,他認為你欠了我們破產企業的錢,我直接裁定,而且這個裁定不能上訴,你覺得你冤枉了,我不欠他的錢,你想上訴,但是你上了也不受理。程序上的上訴審,少了一個環節。在2002年以后我們明確要求各地法院采取爭端的時候必須開庭,過去是不需要開庭的。
4.債務人及其清算組對相對人享有的形成權:合同解除權、撤銷權、抵消權、否認權。
行政權的形成權是最考驗人的,是一種專業化的概念。如果不是學法律的,會說什么法律形成權。說白了這個時候破產管理人來對破產法院單方面采取的行動,不需要對方來配合。這里列舉了四種。合同解除,大家知道民法中的解除權,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無論是法定解除還是約定解除都需要有依據的,要么依據當事人合同所約定的解除條件來解除合同,要么按照法律規定比如說違約了,或者我預期履行經催告仍不履行的,必須符合法律才能相信。但是在破產里面,決定解除合同,是不需要理由的。這種合同解權不需要對方當事人配合,所以是一種形成權。記得在一個破產法會上有個同事問我,破產程序當中我們要拍賣一個大樓,但是承租人不怎么辦?這就是一個涉及合同解除的問題,在民法里面買賣是不破租賃的,我租了一個大樓,你買就買,反正你不能趕我走。但是在破產里面是可以打破這個關系的。是先通過合同解除權,解除給租賃合同再進行拍賣。接下來就是撤銷權,新的破產法比現在的破產法,在撤銷權的上的規定本質是相同的,但是肯定是新法要保險一些,我們現在新的破產法律規定的是民法撤銷權在里面的一個延伸。比如說債務人欠了一個企業一筆貨款,到期后,就還了,在現在破產制度里面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新法頒布的話,當事人明明知道現在已經支付負債了,然后依據債權人親疏遠近的關系來調整給履行這個,是可以在破產行為當中可以撤銷的行為。你看張三跟你關系好,那我剩下的這點錢就給你了,那剩下的再說,這個不行的。
民法在破產法里面是不受限制的可以使用,我們現在說的,特別法的撤銷權,這往往是超乎想象的,假如當事人覺得其行為沒有什么毛病,可是一旦涉及到破產程序就特別麻煩。在破產程序當中才能對某個債權人進行清償,所給予的優惠你沒有給予我,最后所以我就要求撤銷了。我們在一個地方說的是權利,不需要對方當事人來配合就可以單方面行使。所謂單方面,也不能片面理解成我當事人說了算,有的也是當事人說的算,比如說合同解除,我說要解除,這個合同我不履行,那么我對你造成的損害在破產程序里面按比例償還。有的是要通過法院來形成其的權利就是撤銷權,這是一個抵消權。現在合同法里面規定的抵消權有兩種:一種是同種類債權債務抵消;一種是不同種類的債務的抵消。那么在破產法里面是不分種類都可以進行抵消。說到抵消,銀行業在一段時間內都很希望有一個的答復,破產企業到我們這兒開戶,戶里還有一點錢,他在我這兒還有貸款的話,那現在還不了錢的話那就開戶里面的錢抵消。這個實際上切實是符合抵消權,假如這個企業沒有進入破產程序的話,完全是可以進行抵消的。哪怕是在合同法頒布之前,如果個人條件我們銀行去扣受借款人的存款,來抵消清單,這就是一個抵消權,這不需要對方的配合就可以抵消,可能他在程序里面沒有那個敢說一個基本開戶行可以抵消企業的簽單,反過來一旦接受了破產,銀行必須立即凍結基本戶,該基本戶沒有法院和清算組的同意不得動。實際是明白的基本戶名的錢實際上是要先要滿足破產費用。先讓這個事情辦下去,然后慢慢來,如果第一時間抵消掉了,也往下往不下去了。如果說兩個企業之間做生意你破產了你欠我100萬貨款,那么我要申報債權,我的申報的時候很清楚,他欠我100萬現在我要申報,但我說清楚我也欠他100萬,因此該權利我向清算組抵消,你別想我要我不想你要。這個抵消權是對他是一個優惠性的方式,所以抵消權利是一個優惠性的清算方式。有的時候清算組也可能不懂法,也可能是故意不讓抵消,你欠我的100萬你一分不少的還給我,我這邊的100萬你就申報去吧。這些權利都是想破產管理人,我們現在是清算,向破產管理人要求行使或者自己行使,所以會計師作破產管理人未必能把這個破產案件能辦好。尤其是一些大型的企業破產,有會計師和律師一起作破產管理,這個保證權我們在現行的破產法主要體現宣告某些行為方面,而在民法上是否認的。我有一個權利否認其合同的效力,比如說在破產前6個月無權轉讓財產或者承認不存在的債權,為設定擔保的債權設定擔保,這些行為可以被否認的,這些是破產人行使的。否認以后就要將那些財產追回。撤銷權也好,否認權也好,通過法院的形式在行使的主體允許你破產企業的管理。在否認權上面我們現在規定是追溯6個月對債務人所存在的一些不當行為,在破產程序開始前6個月前可以宣告無效。在新的破產法里面大家沒有任何爭議將其延長到1年時間,總的來說這種思路是要加強債權人保護的力度,有的人也說1年。這種情況下,湖北的一個案件,這個企業按照我們破產法的轉讓財產可以追溯6個月申報無效,所以在提前7個月轉讓財產,轉讓完了以后,現在的破產法無法宣告行為無效。現在新的破產法可能延長到1年,那么也有人考慮我提前3個月把這件事情處理掉。所以現在我們也仿造西方國家的一些適當作法,對某些行為不是時間限制可以一追到底,還有一種方法有些國家推廣允許法院在制定情況下,無限制的延長追溯期,這個是有些國家所采用的。中國不太可能被采用,因為現在有一種趨勢,覺得對法院要有所限制,如果不在限制他就會失去法律效益。
上面談了的四類權利,即支配權、請求權利、行政權,在請求權里面有債務人對相對人的請求權,有相對人對債務
破產清算是指宣告股份有限公司破產以后,由清算組接管公司,對破產財產進行清算、評估和處理、分配。清算組由人民法院依據有關法律的規定,組織股東、有關機關及有關專業人士組成。所謂有關機關一般包括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政府主管部門、證券管理部門等,專業人員一般包括會計師、律師、評估師等。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于破產清算業主與銀行的債務相關知識的具體介紹,大家應該對這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我們也知道對于債務清算也是按照優先層次來進行的,如果大家對這方面還有其他相關的問題,歡迎來咨詢律霸網的相關法律顧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有哪些
2021-03-02公司被執行后能否更換法人
2021-03-09房地產開發企業不正當經營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1-31瀆職侵權罪是什么意思
2020-12-21哪些房地產不設定抵押?
2020-12-08政府政策可以構成情勢變更嗎
2021-03-13司機怎么與傷者簽免責條款呢
2021-03-16村民違法建房如何處罰
2021-03-09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武漢購房政策有什么
2020-12-07為何用人單位不愿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2021-02-23什么情況可以變更勞動合同
2021-03-14勞務合同簽在第三方是什么意思
2021-01-29不簽勞動合同是否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2020-12-15雇傭合同是否屬于勞務派遣
2020-12-18保險公司是否賠償怎么判斷
2021-03-22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