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按照《環境保護法》第2條規定:“是指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各種天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動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城市和鄉村等。”環境污染,則是指由于人為的原因致使環境發生化學、物理、生物等特征上的不良變化,從而影響人類健康和生產活動,影響生物生存和發展的現象。隨著經濟的增長,環境污染越來越成為全球問題。治理污染,保護環境,實現人類代內公平和代際公平及社會可持續發展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1.2民法在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環境污染涉及面廣,危害十分嚴重。大氣、水、固體廢棄物、海洋、噪聲等污染,嚴重危害了當代人的健康權、生命權、環境權、財產權等,同時還會影響胎兒發育、動植物生長,造成基因突變,直接威脅著后代人的生存。
本文認為,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要完成這一系統工程,需要運用政治、經濟、科技、倫理、法律等多種手段來對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進行綜合保護。其中,法律無疑是保護環境的重要手段之一,環境保護工作應納入制度化、法治化的軌道。而保護環境的法律手段也是綜合的,需要運用全部法律手段對環境資源進行綜合保護。刑法、行政法在治理污染,保護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僅靠刑法與行政法來保護環境是不夠的,因為刑法和行政法在防治污染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同時,存在著各自的局限性。刑法只是保護環境的輔助手段,它既不能消滅危害環境的根源,也不能補償受害者的損失。環境法中有關環境行政方面的法律規范其著眼點是環境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依法行政,主要執行政府的社會公共職能,在侵權受害時,無法回復和填補受害人被損害的權益,民法在防治環境污染中可以彌補刑法與行政法在環境保護中存在的局限性。
民法在環境保護中有其獨特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在環境保護方面,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因污染致害而引起的民事關系,解決一部分人污染環境導致另一部分受到損害這一社會問題,通過追究加害人的民事責任,實現社會公正。通過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使污染行為得到及時制止,污染危害被停止,排除,受污染的環境盡快得到恢復。通過對侵權者進行懲罰增強企業事業單位的環境保護意識,教育廣大群眾,使全體公民更加自覺地保護環境,使環境保護真正成為公民的一項義務,從總體上促進環境保護事業的發展。通過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既可以排除環境污染危害,又彌補了受害人的損失,實現代內公平、代際公平及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我國民法在調整因污染致害而引起的民事關系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隨著經濟的增長,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民法中某些規定在司法實踐的處理環境污染案件中難以把握尺度,其中對環境污染民事責任常用過錯責任原則代替無過錯責任原則處理事件,使污染受害者的合法權益很難得到保障。本文將從環境污染民事責任入手進行研究,借鑒國外經驗,對我國環境污染民事責任提出完善性建議,期望有益于我國的環境保護事業。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模擬拆遷達到多少比例可以拆
2021-03-17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訴訟財產保全的房屋反擔保抵押也可以辦理登記嗎
2021-01-22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拆入資金用于什么方面
2021-02-08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土地糾紛信訪管用嗎
2021-01-20工會的社會職能
2021-02-05勞動糾紛常見情形有哪些
2021-03-17壽險中的事故是保險責任嗎,壽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1-10選擇保險有哪些基本原則
2021-01-22公眾責任險保險合同是怎樣的
2020-12-30“快處快賠”理賠:五大流程
2021-02-20管理保險公司正式申請設立的機構是哪個
2021-03-03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05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可以拒賠
2021-02-27郭律師提醒2012年7月1日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1-25人壽保險及其特征
2021-01-17拆遷是否對動產進行賠償
2021-03-06拆遷補償不合理,可以找拆遷公司談判嗎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