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嚴格責任理論的產生和現狀
鑒于環境犯罪的特殊性,很多國家都相繼用嚴格責任原則去追究環境犯罪行為人的刑事責任。筆者在此先對嚴格責任進行必要的介紹和分析。
(1)嚴格責任的概念與判例研究
嚴格責任雖然源遠流長,但是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關于它的概念至今仍然存在爭議。
1、外國學者的觀點
英國刑法學家史*斯和霍-根認為,“某些對于特定行為的一個或多個要件不要求故意、輕率甚至疏忽的犯罪被稱為嚴格責任犯罪,或者有時被稱為‘絕對禁止之罪’”。持類似觀點的還有**特·克羅斯、**普·瓊斯,他們認為嚴格責任也稱無過失責任,“在某些特殊的犯罪中,即使被告的行為不具有被控犯罪必要后果的故意、放任和過失,或被告對必要的犯罪條件沒有犯罪意思或行為過失,或被告的行為是基于合理的錯誤認識,即認為自己具有犯罪定義所規定的某個特殊的辯護理由,他也有可能被定罪。在這種情況下,被告本人雖然沒有任何過錯,但卻要承擔刑事責任。”
英國刑法學教授**爾·杰菲遜則認為:嚴格責任是實施危害行為人對該行為的某一方面(或幾方面)因素(一般是行為的危害性或導致行為危害性的因素)沒有認識時仍然對其定罪。
美國學者**拉斯·N·胡薩克認為認為“一般把嚴格責任的犯罪定義為不需要有犯罪意圖……只有行為(犯罪行為)就足夠了。……由于兩種不同的原因,不必要求有犯罪意圖的證據。第一、犯罪意圖可能與定罪完全沒有關系,無論如何,有犯罪意圖或者無犯罪意圖對責任來說可能都不是實質性的,我們把這稱為嚴格責任的實體性解釋。第二、起訴不要求有犯罪意圖的證據,盡管被告提出的無犯罪意圖的證據可能排除他的責任。按照第二種程序性的解釋,如果把有關犯罪意圖的舉證責任加給被告,這種犯罪意圖(也)屬于嚴格責任的情況。此類犯罪包括所謂的犯罪意圖的推定,被告可對此予以反駁來逃避承擔責任?!?/p>
英國學者C·M·V·Clarkson和H·M·Keating認為“嚴格責任犯罪是一種不要求主觀過錯的犯罪。它是嚴格的,但不是絕對的,雖然法院常常誤用后者。只有當考慮到被控犯有嚴格責任罪行的被告享有哪些辯護理由時,才意識到區分兩者的重要性。因為當某種犯罪是絕對責任時,被告將不享有任何辯護理由。而當它是嚴格責任時,被告則可能享有諸如強迫、自衛和無意識行為等辯護理由?!?/p>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醫鑒定后抓人有效期
2021-02-28股東會決議代簽可以嗎
2020-12-08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附身份關系的贈與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18誤工費怎么計算?誤工費計算公式
2021-02-17勞動合同變更需要員工同意嗎
2021-02-06遺產的范圍有哪幾種
2020-12-09土地變更登記怎么辦理
2021-01-05房子解押和過戶可以同時進行嗎
2021-01-03商業秘密事項如何約定
2021-01-08簽約后沒幾天就離職要扣錢嗎
2021-03-11保險除外責任條款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哪里
2021-03-22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發生事故后如何盡快成功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
2020-11-25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保險合同簽訂后,被保險人能否更換
2020-12-15告知
2021-02-11代為償還土地出讓款的還款協議是否有效
2021-01-23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