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方面
1.加強管理
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通過采取上述措施,在一定范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布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制品或可降解塑料制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制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制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杠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2.強制回收利用
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復使用,或重新用于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筑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并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技術方面
1.采取以紙代塑
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后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說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并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制品尚不能與塑料制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稈、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于試驗階段。
2.采用可降解塑料
在塑料包裝制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淀粉、改性淀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制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后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于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于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從法律上進行規定
通過相關法律,從2008年6月1日開始,到超市購物將不再免費提供塑料袋,要自己單獨付費,這算是希望人們減少塑料袋的使用吧。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非法集資中業務員如何認定犯罪
2020-11-14怎樣能撇清婚內債務
2021-03-11離婚后孩子的探視權法律規定
2020-11-25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產假辭退我違法嗎
2021-02-17深圳住房公積金提取預約手續是怎樣的
2021-02-12怎樣理解勞動合同的試用期?
2021-01-13滿半年漲工資包括實習期嗎,
2021-01-25公司末位淘汰給賠償嗎
2021-01-03合同中免責條款無效有哪些情形
2021-01-19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旅游意外保險常識及境外旅游保險理賠
2020-12-05車禍保險公司一年沒賠償怎么辦
2021-01-28車險拒賠可以起訴業務員嗎
2021-01-12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2021-01-27分紅險幫您巧理財
2021-02-19出讓土地轉讓條件有哪些
2021-02-25拆遷補償協議誰有權查閱
2021-03-05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一戶多宅和違建能否得到賠償
2021-03-02拆遷時,門面房與普通住宅補償有什么不同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