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民事責任都有哪些
因故意或過失侵害他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由侵權行為引發的損害賠償稱為民事責任。民事責任旨在保護受害人的身體財產不受不法侵害。
1、《民法》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并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2、《民法》第一百三十三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責任的,可以適當減輕他的民事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適當賠償,但單位擔任監護人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當九種人格權力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這九種人格權是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人格尊嚴權、人身自由權。被害人因侵權行為致死,其家屬因此在精神上受到極大的打擊,可以依法提起精神損害賠償,要求支付撫慰金。精神損害撫慰金包括:致人死亡的,為死亡賠償金;致人殘疾的,為殘疾賠償金;行為人因過失或故意不法侵害他人身體,致使被害人殘疾或死亡,根據我國《民法通則》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的相關規定,至被害人殘疾的應當賠償被害人醫療費、傷殘生活補助費至被害人死亡的應當支付喪葬費。
什么是校園暴力
校園欺凌是指同學間欺負弱小、言語羞辱及敲詐勒索甚至毆打的行為等,校園欺凌多發生在中小學。校園欺凌分為單人實施的暴力,少數人數暴力,和多人實施暴力。實施環境地區多為校園周邊或人少僻靜處。
近些年來在應試教育的沖擊下,許多學校重視知識教育,輕視法制與規則教育,忽視生命、尊重以及心理教育[1]等非硬性教育,由于很多國家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受害者會長期受到欺凌。在欺凌過程中,欺凌者會對受害者構成心理問題,影響健康,甚至影響人格發展。調查顯示;校園暴力比較主要原因校園的霸王們,他們社會有保護傘,欺負同學恐嚇同學,毆打不聽話同學。
李*強總理指出,校園應是最陽光、最安全的地方。校園暴力頻發,不僅傷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沖擊社會道德底線。教育部要會同相關方面多措并舉,特別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對學生的法制教育,堅決遏制漠視人的尊嚴與生命的行為。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資料。校園暴力的出現可能是因為對同學缺少同情心,并且因為幫不到受害者而感到內疚。此外,校園暴力的后果也是不可小覷的,可能會使得受害者留下長期陰影,并且難以平復。如還有其他疑問,歡迎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發生醫療事故后的調解方式有哪些
2021-01-04告重婚罪怎樣才給立案
2021-02-11定金與訂金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2021-02-13合同是否能設定擔保和收取抵押金
2021-03-04抵押無效擔保可否免責
2021-03-082019個人合伙的法律規定
2020-12-17民事訴訟律師費最新標準
2021-01-01婚前借款作為彩禮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11撞到人受傷逃逸要負什么法律責任
2020-11-26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需要哪些
2021-02-19產品怎么簽訂免責合同
2021-01-04債權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2-26保姆虐待被看護人涉嫌犯罪嗎
2021-01-17實習期滿工傷 未簽合同的賠償
2020-12-09勞務關系有哪些法律規定
2021-03-13達到人身意外傷害標準的應該滿足哪些要件
2021-01-22家庭財產保險賠償什么情況下才可以得到賠償
2020-11-10保險合同有什么客體要件
2021-02-19人身保險合同主要采取的限制是怎么樣的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