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譽侵權責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guī)定。"承擔侵權責任的主要形式有:
1、停止侵害。
當行為人侵權行為一直處于繼續(xù)狀態(tài)時,受害人有權要求法院加-害人停止侵害行為。停止侵害可以有效制止侵權行為,防止損害后果的進一步擴大。當然,如果侵權行為已經實施完畢則不適用此項責任形式。
2、恢復名譽、消除影響。
消除影響是指行為人因侵權行為對受害人的名譽權造成了不良影響,應該予以消除。恢復名譽是指侵權行為人應使受害人的名譽恢復到未侵害之前的狀態(tài)。消除影響和恢復名譽實際上是相輔相成的,消除影響與恢復目的互為目的、互為前提。目前我國司法審判中的恢復名譽和消除影響都是通過在媒體上刊登更正聲明和賠禮道歉聲明的方式來實現。
3、賠禮道歉。
此種責任形式是指侵權行為人通過向受害人承認錯誤、表達歉意、請求原諒的方式以彌補受害人心理上的傷害。與恢復名譽和消除影響相同,進行賠禮道歉的方式一般是將道歉聲明刊登于媒體。還有一種方式是由加-害人在特定場合對受害人進行口頭道歉或提交道歉信。
4、賠償損失。
賠償就是以金錢方式對受害人遭受的損失進行彌補。名譽權案件中的受害人損失一般表現為可得利益或預期財產的損失。如因名譽受損導致某項獎金的損失,或因名譽受損導致商譽下降、產品銷售狀況惡化。應當說,名譽權案件中的損失經常表現為間接損失。對名譽權侵害的賠償,不僅對受害人的損失提供了補救,而且也對加-害人形成有力的制裁。當然,賠償損失并沒有消除損害源,并沒有對受侵害的名譽進行現實恢復的功能。
5、精神損害賠償。
所謂精神損害,是指民事主體依法享有的人格權和身份權受到不法侵害,遭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對精神損害以金錢的方式給予賠償可以對受害者以經濟上的補償和精神上的撫慰。名譽侵權行為致人精神損害,一般體現為受害人因名譽受損經歷了精神上的折磨,如失眠、恐懼、憂慮等。值得注意的是,精神損害賠償責任僅適用于對公民的名譽權造成侵害的情形,不適用于法人。
上述的侵權責任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如果某種侵權責任不足以對受害人的利益進行充分補償,應考慮多種責任形式。我國目前名譽權案件的判例大多采用合并適用原則,因為對于名譽權受損,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形式只有合并使用才可以完全有效地對損害后果進行補救和補償。
以上是律霸網小編整理的知識,謝謝您的閱讀,想了解更多內容,請繼續(xù)關注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案件律師收費標準
2021-01-09交通事故律師收費標準,律師費誰出
2021-01-08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連帶之債由什么構成
2021-01-04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民事調解后還可以保全嗎
2020-11-29休產假期間被裁員怎么賠
2020-11-22治安案件金額立案標準是什么
2021-01-12企業(yè)能辭退哪些員工
2020-12-21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費的計算方法是什么
2021-03-11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車險理賠流程一覽
2021-02-03保險理賠需帶哪些材料
2021-01-07未事先告知投保人的遲延生效條款是否生效
2020-11-23公司注冊地拆遷有否賠償
2020-12-07農村拆遷補償,宅基地和房屋是分開補償嗎
2021-02-06賓館拆遷補償不合理,如何維權
2021-02-12一書四方案是誰制定的
2021-01-24房屋拆遷的補償形式
2021-03-10被拆遷人拒絕支付差價款如何處理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