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征地的原則
1.1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授權和程序對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征收或征用,并給予補償。
1.2征收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
1.3征收征用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用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
2.征地補償安置的具體規定:
由于我國城市土地實行國家所有,農村土地實行集體所有,因此,城市化過程中對土地的需求必然要通過行政機關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的征收征用來滿足。因此,不僅要了解國家的有關規定,還要注意研究當地的具體規定。
3.征地補償安置的工作程序
3.1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準、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后,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植物,征地時不予補償。
3.2縣級以上建設用地管理部門應當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共同確認。
3.3征地依法批準后,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公告征地批準事項。除涉及國家保密規定等特殊情況外,征地批準事項應當網上公告。
3.4縣級以上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征收土地的批準文件,在征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以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為單位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含征地拆遷房屋補償安置標準),報當地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后,按照《征用土地公告辦法》規定公告。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提出申請聽證的,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3.5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當地人民政府應組織縣級土地管理部門或委托有關單位與被征地單位協商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
單獨選址項目和分批次項目的征地補償安置費用,應當根據市、縣人民政府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支付,未按期全額支付的,不得核發建設用地批準書,也不得使用土地。
3.6征地中拆遷房屋補償安置的實施程序,按照各省市的有關規定執行。征地拆遷房屋的補償安置需要估價的,也應按照《房地產估價規范》進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欠下巨額債務怎么跑路是法律允許的
2020-12-30如何區分有限合伙人財產份額轉讓與合伙財產的轉讓
2020-11-30借條和欠條的訴訟時效
2021-02-09書面贈與協議與口頭贈與協議誰的效力更大
2021-01-13贍養糾紛調解技巧有哪些
2020-12-242020輕微傷有等級嗎
2021-01-20伯父贈與房產給侄兒怎么交稅
2021-02-23勞動爭議案件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到法院起訴?需要準備什么材料?
2021-02-18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是諾成合同嗎
2021-03-02購買境外旅游保險的好處
2020-11-26保險合同的受益人是指什么,什么情況下沒有受益人
2021-02-0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點
2021-01-09山林土地入股合同范文內容是什么
2021-01-24政府出讓土地可以拆遷嗎
2021-02-152020年襄城縣拆遷宅基地賠償有哪些標準
2021-01-13人口安置補償費有多少
2021-02-28拆遷安置房有房產證不滿五年可以交易嗎
2020-12-13被拆遷人通過什么途徑表達利益訴求
2021-01-21廣州城中村改造應為蟻族留一條后路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