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江蘇高級人民法院的規定,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一般是不超過5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本身就是賠償項目,與之前是沒有變化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條 精神損害的賠償數額根據以下因素確定:
(一)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場合、行為方式等具體情節;
(三)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權人的獲利情況;
(五)侵權人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
(六)受訴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法律、行政法規對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等有明確規定的,適用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江蘇高院、公安廳關于處理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有關問題的指導意見》
28、因交通事故遭受精神損害的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向主持調解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確定精神損害撫慰金時,一般不宜超過5萬元。
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
1、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遺體遭受侵害的,應由死者配偶、父母和子女享有請求權。其理由是:
(1)自然人的“精神損害”表現為積極意義上的精神痛苦和肉體痛苦以及消極意義上的知覺喪失和心神喪失,前者可采取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等方式彌補損害,在采取這些方式仍不足以彌補受害人所受損害的情況下,則以金錢賠償的方式撫慰受害人,以填補損害;消極意義的精神損害,依其情形只能以金錢賠償作為救濟,不適用賠禮道歉等救濟方式。
(2)對“非財產上損害”給予金錢賠償,在填補損害的功能以外,還具有對其行為的懲罰功能,對當事人利益的調整功能等。由此決定了精神損害賠償的制度具有限定主義的特征。限定主義理論將“非財產上損害”的賠償范圍在主體上限于自然人,在客體上限于人格權益和身份權益,體現了現代社會以人為本的基本價值觀念。
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等民事權益遭受侵害為由要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中第五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以人格權利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江蘇高級人民法院的規定,江蘇省精神損害賠償的數額一般是不超過5萬元的,精神損害賠償本身就是賠償項目,與之前是沒有變化的。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路橋征收房屋公示時效是多久
2020-12-08第三方支付代扣的流程是什么
2021-01-23交通責任書下來對方不簽字怎么辦
2020-12-26經濟犯判五年能假釋嗎
2021-01-16商業銀行可以自行確定存款利率嗎
2021-03-05孩子需要請保姆,男方承擔一半保姆費嗎
2021-01-01男子為博關注直播喝酒喝油猝死,互聯網文化管理暫行規定
2020-12-21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如何辦理,辦理該證應提交哪些材料
2021-02-05勞動合同關系幾年內訴訟有效
2021-02-12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勞動仲裁中怎樣確定補償
2021-02-12短期財產人身保險業務償付的計算
2021-02-09保險代理人騙領客戶保險金,保險代理人構成何種犯罪
2021-01-10是不是買了“全險”就不會被拒賠
2021-02-26什么情況下汽車淹水可以理賠
2020-11-24保險法司法解釋一有什么內容
2021-02-05保險代理人的三大種類
2021-02-17盡早為老年幸福生活買單
2021-01-21煤礦建筑安裝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2020-11-28土地流轉和土地轉讓的區別
2021-03-25